一、核心训练

一、核心训练

(一)喉部放松训练

1.喉部肌肉放松

情绪上的紧张会带动肌肉的紧张,而肌肉的紧张往往是全身性的,当然也包括声带。因此在通过放松情绪这种方法放松喉部时,首先要全神贯注,把注意力从紧张的情绪中移开,让自己的心绪先放松下来。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身体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做头部摇摆的动作:头部向前,转到左,转向后,转到右,再转回到前。每个方向重复多次。这一练习有助于放松颈部和肩部。

第二,做挺伸舌头的练习。把舌部的力量沿中纵部集中,轻轻向外伸展,尽量完全延伸出来。舌头的放松是很重要的,因为舌头的根部完全延伸至喉部,舌根的紧张就会影响到喉部。因此在讲话过程中,除了遇到舌根音g、k、h外,舌根的放松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按摩下巴附近的区域,由下巴尖向喉部舒展按摩,直到那里显得不再僵硬。下巴的紧张也会引起喉部的紧张,因此要学会“松下巴”。

第四,从一侧到另一侧轻柔地按摩喉结,直到消除僵硬的感觉。

2.元音“气泡”发声练习

发气泡音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虽然是简单的气泡音,但仍要注意口腔的静态控制,即仍要保持提、打、挺、松的状态;第二,气泡音的完美发声和气息是分不开的,如果气息不通顺,练习气泡音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反而增加了喉部压力。因为很多气息控制能力弱的人在发气泡音时采用的是压喉的方法,这样就大错特错了,一定要注意避免。

首先,想象自己在用一支细管子玩小时候吹泡泡的游戏,只是不用嘴吹,而用喉“吹”。提起上口盖使口腔保持静态控制,用发元音“a”的状态发气泡音,两条声带微闭,用正确的、少量的气息振动声带,发出的声音就像从口腔里跑出的一个个气泡儿:a……a……a……

其次,状态积极、情绪饱满,在口腔保持静态控制的前提下变化唇舌的位置来发六个舌面单元音进行气泡音练习:a……o……e……i……u……ü……

在练习发气泡音时一定要体会声带放松的感觉和状态,一旦发现喉部紧张立即停止发声,直到重新找回感觉再继续发。发声时,尽量找到用最小的气力最舒服最完美的发气泡音的感觉,努力地记住这种感觉,并将其运用在平时的讲话过程中。

3.轻松数数练习

注意口腔控制与气息的配合,有节奏地数数也是放松喉部的有效方法。想象自己正在教邻居家的小朋友数数:1、2、3、4、5、6、7、8……也可以想象自己在为同学们喊操,只不过音量不需要太大:1、2、3、4、5、6、7、8,2、2、3、4、5、6、7、8,3、2、3、4、5、6、7、8……

数数时注意口腔的控制与气息控制的配合,用放松的心情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找到喉部放松的状态,努力保持这种状态,并且尽量将这种状态沿用到平时用声中去。

4.古诗朗读练习法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创作于公元761年。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读诗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朗诵古诗《春夜喜雨》,注意体会诗中意境,激发情感从而放松喉部。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img

春夜喜雨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朗诵《早发白帝城》,注意体会诗中的意境,激发情感从而放松喉部。

img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5.“后音前发”“窄音宽发”训练法

在普通话语音当中,有一些音素发音时舌根需要用力,发声部位比较靠后,由于舌根深部与喉部紧密相连,如果舌根用力,喉部很容易受到压力而紧张影响发声效果。还有一些音素发音时开口度很窄,这样的音素在发声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挤喉”的现象,因此针对含有这些音素的字词,我们通过“后音前发”“窄音宽发”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达到放松喉部的效果。具体有两种方法:

第一,调动情绪,设计“无奈”“惊讶”“疑惑”“不解”“不屑”等语气,发带有“yɑ、ou、ɑo、ɑng”等音节的词语。调动意念,发这些音节时找“向前送”的感觉,运用“后音前发”的方法体会喉部放松的感觉。例如:

我牙疼啊!

谁呕吐了?

去欧洲?

又懊恼了?

是红的不是黄的?

嗨!

真是太强了!……

第二,调动情绪,设计“真诚”“惊喜”“热情”“诚恳”“赞扬”“感伤”等语气,发带有“i、ü”等音节的词语。这些音素开口度比较小,我们称它们为窄音。发这些音时一定注意口腔静态控制的保持,尤其是牙关要打开,下巴保持放松,用意念引领。尽量增加口腔的容积,增强口腔共鸣的效果,运用“窄音宽发”的方法体会喉部放松的感觉。例如:

一定要一心一意!

有件雨衣!

女士请!

一起去吧!

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

好凄凉啊!

在进行喉部训练过程中,如果还是很难找到喉部放松的感觉,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下“以优带劣”的练声技巧。这个技巧不止针对喉部控制的训练,它是一个普适性的技巧,在气息训练、口腔训练和下面几个章节的口腔训练、弹性训练当中都可以运用。所谓的“以优带劣”,是指通过加强重复那些发声方法比较科学、听上去比较悦耳的音,保持发这些音时的状态去发那些发声方法错误、听上去不悦耳的音。比如,很多人在发宽音时比较放松,像“hɑ、he、dɑ”这些音,那么在发自己控制不好的音之前,多发几遍这几个音,用发这些音的状态去带自己发不好的音,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良好的状态了。

(二)喉部控制训练

喉部控制训练是相对于喉部绝对放松而言的。喉部过于紧张主要表现在挤喉或压喉,这样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听上去是极为不自然的;而喉部过于松弛的主要表现在于声带处于半闭或打开状态,这样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听上去是虚声虚气的。这两种状态都和喉头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注意对喉部的控制。

1.喉头感受训练

对照镜子或手摸喉头,打开口腔保持发“a”的口腔状态,设想听到或看到一个令人非常惊喜、惊奇、惊讶、震惊的事情,但是发不出声来。这时感受喉部在一提一松的紧张与松弛的变化中,喉头的上下位移。

2.喉头敲击训练

用手指弹击甲状软骨板,可发现喉头上移时,弹击声由“空”变“实”;下降时,由“实”变“空”。可将“空”“实”适度时的位置暂定为基准位,而后发元音“a”或“i”的延长音。如果音色自然,无挤压造作,便可将此基准位确认下来,喉头垂直位移的训练均以此为中心。

3.“ɑ”音的去声训练

保持喉头相对稳定的状态,用较强的气息发元音“a”的去声,体会声带张力适当紧张的状态。这一训练对于喉头过于松弛的人而言是个有效的好方法。

4.宽窄音、前后音训练

在喉部的放松训练中,我们提到过用“窄音宽发”“后音前发”的训练方法来放松喉部,这一方法同样适合于喉部的控制训练,只不过是训练中意念的注意点不同而已。发音时,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合都会连带喉头上下移动,我们可以运用反控制力来控制喉部的移动。比如,在发开口度小的“i”和“ü”时,喉头往往容易上提,我们可以通过发这两个音的延长音来锻炼喉头向下的控制力;相反我们可以利用发“a”“u”这两个开口度大和舌位偏后、容易引起喉头下压的元音的延长音,锻炼喉头向上的控制力。

(三)音色与音域扩展练习

能够达到自如控制喉部,使其找到积极而松弛的发声状态,就能够满足播音用声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音色的变化练习和音域的扩展练习,对声音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音色变化训练

相对于文字语言而言,有声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真实可感性,和声音色彩的丰富性。丰富的虚实变化与多层次的音高、音量、音长的变化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声音样式。而音色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虚实的变化。在播音实践中,我们推崇“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音色,因为这样的音色结实又不过分明亮,柔和又不显虚空。这种音色是在声带张弛适度的情况下发出的,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此音色:

第一,在音高、音量比较自然和“宽窄”适度的情况下,发出实声的“a”或“i”的长音。

第二,基本状态不变,只稍稍放松气力,在带有少许“回音感”的情况下,再次发音。此时,便是“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音色。

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思想感情运动幅度较大的诗歌来体会虚实音色的变化。以《望庐山瀑布》为例: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虚实   虚   实   虚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虚实   实   虚   实

飞流   直下 三   千尺,

虚实   虚   实   虚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虚实   实   虚   实

2.音域扩展训练

宽广的音域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音域的扩展主要体现在音高的自由变化上。

音域的扩展训练包括高音扩展和低音扩展两个方面:

(1)高音扩展训练

将自己发出的舒适的中音定为音阶1。用单元音a、i、u、ü作练习音,发长音。然后将声音升高,发音阶2、3、4、5。注意,发高音时应避免过亮的实声,尽量使用柔和的音色。升高时应当循序渐进,在一个新高度发得不费力时再往上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损害声带。

(2)低音扩展训练

将自己发出的舒适的中音定为音阶5。用单元音a、i、u、ü作练习音,发长音。然后依音阶4、3、2、1逐步降低。每次练到发一个音不费力、完全自如时,再降至下一个音。声音下降时容易出现声门闭合过紧的喉音,练习时应尽量避免,注意声门稍开,尽量用柔和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