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发声

二、科学发声

播音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扩大和美化,要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播音用声要求字音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声音要朴实大方、变化自如。这是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如果发声方法不正确,就会造成发音器官之间配合不协调,产生发声障碍。假使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下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发声器官就会出现病理变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第一,必须学会运气和调气,使声音建立在稳定有力的气息支撑之上。用胸腹联合呼吸法,胸肺部和腹部间有横膈膜,吸气时能使用到横膈膜,可使吸气量更大,气的运用较灵活。

第二,“忘记”喉头和声带的存在。要控制好胸支,调节好共鸣,以使喉部得到放松,减轻喉头与声带的负荷。发声、咬字不要只用嗓子的力量,跟嗓子较劲,要尽量用丹田气来支持,以避免“喉梗阻”的现象。从感觉上说,好像丹田的力量同口腔发音部位的力量是一股劲,不觉得喉头和声带的存在了。

第三,要注意气、声与情的配合。气息控制要匀称、自如,上下贯通。根据内容不同,声音要有弹性的变化。情动于内,声发于外。声情巧妙结合,使声音高音圆润、结实而富有光彩;低音深厚、浓郁而不压抑。

第四,还要避免紧张。人为造成的紧张可能引起发音和发声状态的不正确,发音时,不是下巴用力、嗓子喊,就是胸部紧得如绳捆。这种不对的发音状态导致声音出来挤、捏、窄、不亮、不圆。在播音中要做到高音不喊,低音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