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吐字归音

二、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说唱艺术中对吐字法的概括,有人誉之为古典唱法的精粹。它根据汉字字音特点,提出在吐字过程中各环节的发音要领。这方面的理论著述从元明时代就开始有了,为我国戏曲曲艺界所言传身授,世代相袭,影响深远:无论一个字唱得多么长,字音仍能保持清晰饱满、圆润动听。当代的语言学家从现代的语言学理论出发给以分析、总结,使它的影响范围遍及于各有声语言艺术品种。

根据汉语音节的结构特点,吐字归音将一个音节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把吐字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环节并提出具体要求,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语言学家从吐字归音总结出,字头是声母加韵头,字腹是韵腹,字尾就是韵尾。发音的清晰、准确要依靠基于汉语语音特点对唇舌等发音器官的合理把握,也就是要讲究“吐字归音”。我国传统说唱艺术中“头、颈、腹、尾、神”之说颇得汉语音节特点的精髓。

吐字归音的要领是吐字归音的核心,也是口腔控制的难点。在吐字过程中,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叫作出字、立字、归音。字头的出字关系到字音的清晰程度,字腹的立字关系到字音的响亮,字尾的归音关系到字音的完整,它要求从音节结构各组成部分开始,努力做到:出字叼住弹出,立字拉开立起,归音到位弱收,整个吐字过程为“枣核状”(见图4-2)。

img

图4-2 “吐字归音”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