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
制动系统维护的主要项目有制动踏板的检查与调整、驻车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制动液的更换、制动系统的排气、制动管路的检查、真空助力器的检查、盘式制动器的检查、鼓式制动器的检查。
1.制动踏板的检查与调整
(1)制动踏板的检查
制动踏板一般每10 000 km 或6 个月检查一次,具体视车型,按照维修手册来执行。
①关闭发动机后踩几次制动踏板,检查制动踏板是否出现变形等损伤。踩下制动踏板数次,释放真空助力器中残余的真空度。通过踩踏制动踏板检查踏板是否反应灵敏、有无异常噪声及过度松动等。
②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制动踏板行程可分为自由行程和有效行程,如图4.38所示。自由行程是为保证不发生制动拖滞、彻底解除制动而设置的。
a.取出制动踏板下方的底板垫,用一直尺立于制动踏板与驾驶室底板之间。
b.用手向下按制动踏板至有阻力时,记下直尺读数。
c.放松踏板,再看直尺读数,如图4.39 所示。
(2)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当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不合适时,可松开总泵推杆的锁紧螺母拧动推杆,从而改变其长度。调整完毕后,再拧紧锁紧螺母。
图4.38 自动踏板的行程
2.驻车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
驻车制动器一般每10 000 km 或6 个月检查一次。具体视车型,按照维修手册来执行。
(1)驻车制动器的检查
①目视检查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应无变形损伤。
②将点火开关置于ON 位置,拉起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时,仪表板上驻车制动器警告灯应亮起;放下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时,警告灯应熄灭。
③检查驻车制动器的预定行程。用大约196 N 的力缓慢地拉起驻车制动器操纵杆,驻车制动杆行程在预定的槽数内(拉动时可以听到“咔嗒”声)。标准响声是5 ~7 响,如图4.40 所示。
图4.39 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
图4.40 检查驻车制动器
④检查驻车制动器棘爪的锁定性能。将变速杆挂入空挡位置,再将汽车举起离地一定的高度(不低于20 cm),拉起驻车制动器的操纵杆,转动两后车轮。后车轮无法转动时,棘爪锁止功能可靠,如图4.41 所示。
⑤检查驻车制动器解除锁定性能。按下操纵杆前端按钮,操纵杆能快速复位时,按钮性能正常。同时,转动两后车轮,后车轮应转动灵活,如图4.42 所示。
图4.41 检查驻车制动器棘爪的锁定性能
图4.42 检查驻车制动器解除锁定性能
(2)驻车制动器的调整
在调节拉锁之前,应确保制动系统内应无残留空气,制动踏板行程恰当、后制动蹄磨损不超过极限范围。通过拧松或拧紧驻车制动器螺母,调节驻车制动杆的行程,如图4.43所示。
图4.43 调整驻车制动杆行程
1—驻车制动杆;2—制动器拉锁;3—螺母
3.制动液的更换
制动液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沸点。当制动产生过多的热量时,制动液可能沸腾,产生气泡。当产生气泡时,它们吸收了施加在制动分泵上的液压力,使制动效能下降。空气中的水分还会在制动分泵上产生锈蚀,使制动液在密封圈出现泄漏。
制动液一般每10 000 km 或6 个月检查一次。在日常维护中每次都应检查一下制动液面。每40 000 km 或两年更换一次,具体视车型,按照维修手册来执行。
①关闭点火开关,拔下安装在储液罐上的液位传感器的电插头,旋下储液罐盖。观察制动液的颜色,如变色应更换,如图4.44 所示。
②在检查制动液时,要检查制动液是否脏污,制动液是否位于“MIN”和“ MAX”之间,若液量不足,应及时补充制动液至规定位置。如果制动液液位非正常下降,则可能是制动器摩擦片和制动衬片磨损或者是制动液从液压制动系统中泄漏造成的。
③对于变质的制动液进行更换。常规方法更换制动液需要两人配合进行。一人踩踏制动踏板,给液压制动系统加压;另一人打开制动分泵上的放气阀,排出制动系统中的空气和制动液。
图4.44 检查制动液
一人甲进入驾驶室内关闭车门,降落车窗玻璃,放松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另一人乙将车举升至适当高度,将举升机锁止,并将右后车轮制动分泵放气阀上的防尘帽取下,同时,将一根塑料软管一端插入制动轮缸的放气阀上,另一端插入接油容器中,并用排气专用扳手拧松制动轮缸放气阀,如图4.45 所示。驾驶室内甲要随乙的口令踩踏制动踏板,乙观察制动液的排放情况,当无油液排出时,拧紧放气阀,取下塑料软管,至此右后车轮轮缸内的制动液排放完毕。按此过程分别将左前、左后、右前车轮分泵内的制动液排放完毕。
图4.45 车轮轮缸放气
制动液排放完毕后应进行必要的制动管路的清洗。将汽车降至地面,旋下储液器盖,在储液罐加油口周围放一块干净的抹布,然后将新的制动液缓慢倒入储液罐内,直到达到规定要求为止,最后旋紧储液罐盖。按照排放制动液的方法将该部分制动液排出,直至排出的制动液的色泽鲜亮清澈,然后,再次给储液罐内加注制动液,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4.制动系统的排气
液压制动系统的排气必须按规定顺序进行,大众轿车制动系统排气顺序为:右后轮缸→左后轮缸→右前轮缸→左前轮缸。排气时,加满制动液,接通专用充液—放气装置VW1238/1 ,按此顺序打开放气螺栓,并用排液瓶盛放排出的制动液。如果没有专用设备,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排气:
①将一根软管接到排气螺钉上,另一端插入排液瓶。
②一人连续踩制动踏板数次,直至踏板再也踏不下去为止,并用力踩住踏板不放。另一人将制动轮缸的排气螺钉稍稍松开, 让制动系统内的空气连同一部分制动液一起排出;当制动踏板被踩到底后,立即旋紧排气螺钉。排气顺序同上。
③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放出的全是制动液,排出的制动液里无气泡为止。
④在排气过程中,必须观察储液罐液面高度,必要时添加制动液。
5.制动管路的检查
①检查制动主缸(前端)、油管(接口处)是否泄漏,管路是否破损;储油罐应无裂纹。
②将汽车举升至适当高度,将举升机锁止,检查各制动管路是否存在泄漏,油管与车身底板是否有摩擦痕迹、是否有压痕等。
③检查制动管路软管是否有裂纹、是否老化、扭曲、凸起或有其他损坏。
④检查制动器管道和软管的安装是否牢固。
⑤检查制动轮缸处是否存在泄漏。
⑥转动车轮,观察车轮内侧是否与制动管路发生摩擦或干涉。
6.真空助力器的检查
①助力性能的检查。将发动机熄火,用力踩制动踏板数次,消除真空助力器中残留的真空,用适中的力踏下制动踏板,并保持在一定位置不动。然后再启动发动机。如果感到制动踏板位置有明显的自动下沉(增力作用),说明真空助力器良好。若踏板毫无反应或感觉不明显,说明真空助力器失效,应更换真空助力器。
②真空助力器单向阀的检查。单向阀的工作性能可用压缩空气检查,按阀体上的箭头方向压缩空气应能通过,反向则不能通过。也可用嘴吸法检查其单向通过性。单向阀密封不良时,应更换真空管总成。
7.盘式制动器的检查
(1)制动器摩擦片厚度检查
①使用直尺直接测量外制动器摩擦片的厚度。
②通过制动卡钳内的检查孔目测检查内制动器摩擦片的厚度。
③确保制动器摩擦片没有不均匀磨损。
④如果制动器摩擦片的厚度低于磨损极限,则更换制动器摩擦片。
(2)制动器磨损和损坏检查
检查制动盘上是否有刻痕、不均匀或者异常磨损,以及有裂纹或者其他损坏。盘式转子厚度和跳动检查,如果盘式转子出现异常磨损、裂纹或者其他损坏,应拆卸制动卡钳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盘式转子厚度检查和转动盘跳动量检查,如图4.46 所示。
图4.46 盘式制动器检查
(3)制动液渗漏检查
检查制动卡钳中是否有液体渗漏,如果制动液溅出或者粘在油漆上,应立即清洁干净, 否则将损坏油漆表面。
(4)后制动盘内径检查
使用一个制动鼓规或者类似器具测量后制动盘的内径,同时检查后制动盘是否有磨损或者损坏。
(5)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厚度检查
检查的间隔:每10 000 km 或6 个月检查一次。当制动器摩擦片的剩余厚度不足7.0 mm时,进行更换。具体视车型按照维修手册来执行,如图4.47 所示。
图4.47 制动器摩擦片厚度检查
8.鼓式制动器的检查
(1)检查和更换间隔
根据行驶里程或规定的行驶时间,进行检查并更换,也可以通过日常目视进行检查。更换间隔:每20 000 km 或1 年检查一次,具体视车型按维修手册来执行。当衬片剩余厚度小于维修手册规定的磨损极限时,应进行更换。
(2)检查项目
①制动蹄片、背板、固定件检查:检查制动蹄片与背板和固定件之间的接触面是否磨损;检查制动蹄片、背板和固定件是否生锈。
②制动衬片的厚度检查:使用一把直尺测量制动衬片的厚度,如果厚度低于磨损极限, 则更换制动蹄片。
③制动衬片检查:检查制动衬片是否有裂纹、蜕皮和损坏。
④检查制动液渗漏:检查车轮制动分泵缸中是否有液体渗漏。注意:如果制动液溅出或者粘在车身漆面上,应立即清洁干净,否则,制动液将损坏油漆表面。
⑤制动鼓内径检查:使用一个制动鼓测量规或者类似器具测量制动鼓内径。
⑥磨损和损坏检查:检查制动鼓是否有任何磨损和损坏。
⑦清洁检查:使用砂纸清洁制动蹄衬片清除油污,如果有必要,应同时清洁制动鼓的内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