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
1.二级维护工艺过程
二级维护工艺过程如图7.37 所示。
2.更换机油
更换机油滤清器,检查机油压力及报警装置,如图7.38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机油按照车型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上指定标号选择;润滑油黏度等级(SAE 标准)根据环境温度选择。
图7.37 二级维护工艺流程图
②机油总量为3 L,液面高度(冷车时)应在油尺标记MAX(F)与MIN(L)之间。
③机油滤清器在安装前应先注入机油,并在密封圈上抹一层机油,总成安装固定可靠、密封良好。
④发动机预热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各部位不应有渗漏油现象。
图7.38 轿车润滑系统维护
3.检查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过脏会引起发动机工作不良、油耗过大、发动机损坏等,检查空气滤清器时,主要检查清洁与密封状况,若发现灰尘较少,堵塞较轻,可用高压空气从内向外吹净,继续使用。过脏的空气滤清器应及时更换。
4.检查喷油器
每运行60 000 km 应清洗喷油器,检查喷油器开肩压力,检查怠速及排放,如图7.39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喷油器清洁,动作灵敏,无滴油、漏油现象,开肩压力标准值为280 ~320 kPa。
②在热机、点火正时准确,PCV 阀取下并堵住时调整怠速;怠速平稳,加速良好,怠速值为(900 ±50)r/min,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图7.39 喷油器的检查
5.检查燃油系统控制装置
检查软管及接头;检查活性炭罐电磁阀动作情况,如图7.40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软管无老化、裂损,连接可靠,无泄漏。
②活性炭罐电磁阀动作灵敏。
6.检查曲轴箱通风(PCV)装置
清洁PCV 阀、PCV 滤清器、通气软管,如图7.41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各阀门无堵塞、卡滞现象,灵敏有效。
②PCV 滤清器清洁、工作正常。
③通风系统管路清洁、畅通,连接可靠,不漏气。
图7.40 燃油蒸气净化(EVAP)系统
图7.41 曲轴箱通风(PCV)装置
7.检查三元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外观及连接情况
检查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是否破损、堵塞;检查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作用,如图7.42所示。
图7.42 三元催化转化器及氧传感器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氧传感器完好,工作有效。
②三元催化转化器上的保护壳应完整,连接牢固;内部无破损,不堵塞,工作有效。
③各连接导管连接完好,无泄漏。
④每运行8 000 ~ 100 000 km 更换氧传感器,6 000 ~8 000 km更换三元催化转化器。
8.检查发动机传动带及带轮外观
图7.43 桑塔纳发动机传动带松紧度检查及调整示意图
调整发动机传动带挠度,如图7.43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传动带应无龟裂和过量磨损,表面无油污。
②带轮无明显端面圆跳动,轮槽无明显磨损,运转无异响。
③以约98 N 的力下压传动带,各部挠度应为:交流发电机处12 mm、水泵处10 mm、转向助力泵处5 mm。
④正时带松紧度要求:用拇指和食指应能将其翻转90°,每80 000 km 更换。
9.检查配气机构液压挺杆工作状况
配气机构液压挺杆工作状况如图7.44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挺柱处不应有异响。
图7.44 桑塔纳发动机配气机构组成及液压挺杆工作示意图
10.检查冷却系统
检查散热器、膨胀水箱、箱盖压力阀及水管;检查冷却液晶质及液面高度;检查水泵;检查节温器工作状况;检查冷却风扇工作状况。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冷却系统各部无变形、破损及渗漏。
②散热器盖、膨胀水箱盖结合表面良好、密封,箱盖压力阀清洁,不堵塞,能正常开启。
③冷却液液面高度应在储液罐上、下标线之间,冷却系统容量为6 L。
④水泵无异响、渗漏。
⑤节温器工作灵敏、准确,在(87 ±2)℃开启,冷却液温度表指示正常(系统正常工作温度为90 ~105 ℃)。
⑥冷却风扇运转平稳,高、低挡转速有明显变化,无异响,热敏开关工作灵敏、准确,低速挡在95 ℃开启,高速挡在105 ℃开启。
11.清洁分电器
检查分电器各电极;检查分电器高压线及电阻;检查分电器轴与売配合状况,并润滑;检查霍尔信号发生器转子,检查转子叶轮间隙;检查、调整点火提前角,如图7.45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分电器无油污,分电器盖无破损,无裂纹。
②各电极无烧蚀,中心电极若比标准长度短2 mm 则应更换。
③高压线无破损、不漏电,接线端无缺陷,阻值符合规定。
④分电器轴与壳配合无明显松旷,经向间隙小于0.1 mm。
⑤转子叶轮无变形,气隙标准为0.2 ~0.4 mm。
⑥点火提前角:JV 型发动机为6° ±1°;AFE 型发动机为12° ±1°;AJR 型发动机为12° ±4.5°。
图7.45 桑塔纳轿车霍尔式分电器示意图
12.清洁、检查或更换火花塞
调整火花塞电极间隙,如图7.46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电极表面清洁,间隙为:JV、AFE 型发动机0. 7 ~0. 8 mm,AJR 型发动机0. 9 ~1.1 mm。
②非长效型火花塞3 000 km 更换, 长效型6 000 km 更换。
图7.46 调整火花塞电极间隙
13.检查、紧固进、排气歧管及消声器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进、排气歧管和消声器各部完好,无裂纹,无漏气,消声器性能良好,胶垫安全。
②排气管固定可靠。
③进、排气歧管螺母拧紧力矩为24 N·m。
14.检查、紧固发动机支架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发动机支架无变形和裂纹,支架胶垫无老化、开裂,支架螺栓连接牢,拧紧力矩为70 N·m。
15.检查、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检查离合器的工作状况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②离合器结合平稳,不打滑,无异响,分离彻底,回位灵活。
16.检查手动变速器及差速器密封状况,紧固各部螺栓;检查变速器齿轮油油面高度及油质;清洁通气孔塞;检查、润滑变速器换挡操纵机构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变速器外部清洁、无裂纹,各部连接紧固,密封良好,无渗漏油。
②齿轮油清洁,不变质,无焦味;齿轮油规格为APIGL-5;油面应在加油口下边缘。
③通气孔塞清洁,畅通。
④换挡机构操纵灵活、轻便,作用正常,无异响、跳动、乱现象。
17. 检查自动变速器油油面高度及油质;检查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器密封性;检查各传感器,测试主油路压力;检查操纵机构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自动变速器油油面应在油尺FULL 标记处;自动变速器油规格为Dexrom Ⅱ,每运行6 000 km 更换,同时更换滤芯。
②变速器油冷却器无损坏、渗漏,液压系统主油路压力符合原厂规定。
③换挡机构操纵灵活、轻便,作用正常,无异响、跳动、乱挡现象。
18.检查半轴防尘罩情况;检查半轴内、外万向节
轿车传动系统如图7.47 所示。
图7.47 轿车传动系统示意图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防尘罩不得有裂纹、损坏,卡箍可靠。
②安装新防尘罩时不得使防尘罩内产生真空。
③万向节不松旷,无卡滞,无异响。
19.检查转向器、液压助力泵、储液罐等部件的密封性;检查液压助力泵油质及油面高度;检查转向减振器;检查液压助力泵工作状况
桑塔纳轿车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如图7.48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转向器、液压助力泵、储液罐密封良好,无渗漏;油管不变形,无阻滞。
②储液罐液面应在规定标线内。
③转向器防尘罩无裂纹、损坏,卡箍可靠。
④液压油品质良好,油面保持在刻度上线,液压油规格为ATF 或DexromⅡ,每运行60 000 ~100 000 km 更换。
图7.48 桑塔纳轿车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
1—方向盘;2—转向轴;3—转向中间轴;4—转向油管;5—转向油泵;6—转向油罐;7—转向节臂;8—转向横拉杆;9—转向揺臂;10—整体式转向器;11—转向直拉杆;12—转向减振器
⑤转向助力装置工作良好,无异响。
20.检查四轮定位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转向拉杆衬套不松旷,各杆件无明显变形,球头不松旷,各部螺栓连接可靠。
②转向盘位置正确,转向轻便、灵活,无自由转动量。
③车轮定位值标准如下:
前轮:车轮外倾角为-50′ ±15′,左右轮最大允差为10′。主销后倾角:机械转向为-50′±30′;动力转向为-1°30′ ±30′,左右轮最大允差为30′。主销内倾角为13°47′,总前束角为-8′±8′。
后轮:车轮外倾角为-1°30′ ±30′,左右轮最大允差为30′。总前束角为-12′ +20′,左右轮最大允差为20′(在2000 年9 月VIN 代号为LS-VACFD07YB103826 之前的车辆,后轮前束角为-25′±15′,外倾角为-1 °40′±20′)。
④转向角值:内轮为40°18′,外轮为35°36′。
21.检查前轮制动器各零件
前轮制动器(盘式)结构如图7.49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各零部件完好、清洁。
②制动盘表面不得有裂纹、沟槽;制动盘厚度不逾限:LX 系列10 mm,2000 系列17.8 mm;端面圆跳动量(外缘最大处)小于0.05 mm。
③制动摩擦块表面无油污,无裂损,厚度极限值为2.5 mm(不含制动块)。
图7.49 前轮制动器(盘式)结构示意图
④制动轮缸密封良好,回位自如。
⑤制动钳固定螺栓拧紧力矩为70 N·m。
⑥轮毂转动灵活,无异响;轴向间隙小于0.1 mm。
22.拆卸、清洁后轮制动器各零部件;检查各件磨损情况;装复并润滑制动器总成,调整轮毂间隙
后轮制动器(鼓式)结构如图7.50 所示。
图7.50 后轮制动器(鼓式)结构示意图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各零部件完好、清洁。
②制动鼓表面无油污,不得有裂纹、沟槽;制动鼓直径方向的磨损量小于1 mm,圆度误差小于0.10 mm。
③制动摩擦片表面无油污,无裂损,厚度标准值为5 mm,磨损极限值小于2.5 mm。
④轮毂转动灵活,无异响;轴向间隙小于0.1 mm。
23.检查制动操纵系统
检查制动液品质、液面高度及制动液面指示灯开关;检查制动管路及接头;检查制动主缸和真空助力器工作状况;排除系统内空气;检查踏板自由行程。
制动操纵系统结构如图7.51 所示。
图7.51 制动操纵系统结构示意图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制动液不变质,液面高度应与储液罐液面标记平齐,制动液规格为N052766XO,每两年或运行超过5 000 km 更换制动液。
②制动管路无破损、老化,不扭曲,汽车行驶时不碰擦汽车任何部件,连接牢固,各部无渗漏。
③制动主缸、轮缸及助力器密封良好,真空助力器工作有效。
④系统内无空气,制动效能良好,指示灯开关灵敏、有效。
⑤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应小于制动总行程的1/3。
24.检查驻车制动器拉索及锁止状况;检查驻车制动器自由行程;检查驻车制动灯开关
轿车驻车制动器传动机构如图7.52 所示。
图7.52 轿车驻车制动器传动机构示意图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驻车制动器支架及各杆件、拉臂无明显变形,连接可靠;驻车制动器拉索不得有断裂或锈蚀, 运动灵活。
②驻车制动器生效齿数为2 ~3 齿,20%正反坡驻车有效。
③驻车制动灯开关灵敏、有效。
25.检查悬架
检查减振器密封及连接状况;检查接臂与球头;检查减振弹簧;紧固各部螺栓。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减振器不漏油,上部连接支套无凸起、开裂,紧固可靠,减振作用良好。
②当上下晃动前悬架时,摆臂球头与制动器底板间的距离变化小于0.8 mm,下摆臂衬套完好,配合无松动。
③减振弹簧无损伤,定位可靠。
④各部件无变形、开裂,连接可靠,拧紧力矩为:前悬架下摆臂与车架连接自锁螺母60 N·m,减振器与车身连接自锁螺母60 N·m;后悬架下摆臂与车架连接自锁螺母70 N·m,减振器与车身连接自锁螺母35 N·m。
26.检查车轮
清洁检查轮辋及轮胎胎面;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补充轮胎气压;进行车轮动平衡。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轮辋无变形和裂纹。
②车轮清洁,胎面无气鼓、裂伤、老化、变形或扎钉,胎面花纹深度大于1.6 mm(不露出花纹磨损指示凸台),气门嘴完好。
③轮胎气压标准(空载):前轮180 kPa、后轮190 kPa、备胎230 kPa。
④两前轮转动无明显偏摆,动不平衡质量小于5 g。
⑤轮胎的装用符合要求,轮胎螺栓拧紧力矩为110 N·m。
27.检查润滑车门、发动机盖铰链、拉索;检查玻璃升降器工作状况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车门、发动机盖和后备厢盖启闭灵活,锁止可靠。
②车门玻璃完好、清晰、无裂纹、安装牢固、密封良好。
③玻璃升降器升降自如,定位可靠,无卡滞,不自行下滑或上下跳动。
28.检查紧固车身、车架各部螺栓;检查安全带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车身承载部位无裂纹、无变形,车身外壳、底板各部无严重锈蚀、损伤和变形。
②安全带安全有效。
29.检查、紧固座椅、车身内饰
轿车车身维护如图7.53 所示。
图7.53 轿车车身维护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座椅移位方便,锁止可靠。
②后视镜等其他车身内饰齐全、完好。
30.清洁蓄电池外表及桩头、通气孔;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测量端电压,补充充电(见图7.54)
图7.54 蓄电池维护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蓄电池清洁,支架完好,安装牢固,桩头无腐蚀,连接可靠,通气孔清洁、畅通。
②电解液液面高度符合规定;蓄电池放电电流大于110 A 时端电压不低于9.6 V。
31.检查发电机运转情况及调节器工作情况;测试发电机输出电压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发电机运转平稳,无异响,连接可靠。
②发电机1 000 r/min 时(用电器全负荷)输出电压应大于12.5 V。
③每运行60 000 km 应解体维护发电机。
32.检查启动机外观,紧固连接螺栓;检查启动机工作状况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启动机外売、整流子端盖无裂损、变形,与发动机连接紧固。
②启动电磁开关工作灵敏、可靠,无异响。
③每运行60 000 km 应解体维护启动机。
33.检查照明设备、仪表、信号装置、喇叭、刮水器、洗涤装置、全车电器线路各部件是否齐全,工作是否正常
前大灯照射位置的调整如图7.55 所示。电动雨刮器的结构如图7.56 所示。
图7.55 前大灯照射位置的调整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前照灯照射位置和发光强度符合《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GB 7258—2017)中有关规定。
②其他灯光、喇叭、各仪表、信号装置齐全、功能有效。
③刮水器电机运转无异响,刮水片安装可靠、动作位置正确,挡位清楚、可靠。
④洗涤装置完好、有效。
⑤各电器线路完好,连接正确,绝缘良好,不漏电,卡位可靠。
图7.56 电动雨刮器结构示意图
34.检查空调系统工作状况、密封状况
轿车空调系统在车上的布置如图7.57 所示。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制冷系统清洁、密封,制冷效果良好。
②暖气装置工作正常。
③控制装置工作正常。
35.检视电子控制系统仪表显示(包括ABS、安全气囊、防盗器等)
电子控制系统仪表故障检测如图7.58 所示。
图7.57 轿车空调系统在车上的布置图
图7.58 电子控制系统仪表故障检测
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电子控制系统仪表显示正常,否则应使用VGA1552/1553 进行故障查询和数据阅读,并排除故障,清除故障码。
36.汽车二级维护过程检验
汽车维护过程检验是一项维护作业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是确保汽车维护质量的重要环节,汽车二级维护过程检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严格实施跟踪检验,即在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含基本作业项目和附加作业项目)过程中全面、自始至终地实施质量检验。
②及时作好检验记录,特别是对有配合间隙、调整数据或拧紧力矩等技术参数要求的作业项目,要有检验数据的记载,来作为作业过程质量监督的依据,也可为汽车竣工出厂检验提供依据和参考。
③应满足相应的有关技术标准或出厂说明书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