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拓展】

【知识与能力拓展】

1.汽车底盘常用润滑材料

汽车底盘常用润滑材料为润滑脂。

作用:润滑脂是一种半固体状的润滑材料,在汽车上主要用于轮毂、万向节等轴承部位,具有润滑、防锈和密封作用。

使用时应选择与用脂部位工作条件相适应的润滑脂的品种和稠度牌号。工作条件包括工作温度、运作速度、负荷和工作环境污染状况。

润滑脂的稠度等级:润滑脂的稠度等级有000、00、0、1、2、3、4、5、6 九个级别。000 号最稀软,呈液态,6 号最硬稠,几乎呈固体。汽车常用1、2、3 号润滑脂。

润滑脂使用注意事项:汽车轮毂是最主要的用脂部位,建议全年使用2 号脂(南方),或冬季用1 号脂,夏季用2 号脂(北方),在炎热季节重负荷车辆上可以使用3 号脂。用脂过稠会增加轮载轴承转动阻力,使油耗增大,不利于节能;用脂过稀会造成轮毂油封漏油,甩到制动蹄摩擦片上造成制动失灵。汽车轮毂轴承润滑应采用空载润滑的方式,即只在轴承内装满润滑脂,轮毂内腔仅薄薄地涂抹一层润滑脂防锈即可。

2.自动变速器的免解体维护

自动变速器是高度精密的动力传输装置,有许多精密部件,如液力变矩器、太阳轮、行星轮和复杂而细小的油道等,它们对污染物和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若缺少必要的维护,自动变速器会出现工作粗暴、换挡困难等故障。

据统计,90%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是传动液被污染劣化失去保护功能造成的。在不规范维护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工作粗暴、换挡迟缓等状况。

借助于专业的清洗更换设备,对自动变速器维护能够达到彻底清洗更换、深化维护的效果:把系统中的漆膜、金属磨粒、油混合所有的旧自动变速器油彻底排出系统,避免新的ATF 加入后被污染劣化;恢复变速器油封和垫片的弹性,增强密封性能,防止系统出现渗漏;提高ATF 的性能,延长自动变速器和ATF 的使用寿命。定期使用自动变速器清洗更换设备和相配套的产品进行维护就能真正达到不解体清洗、全寿命使用的维护目的。

1)自动变速器的清洗循环

对自动变速器免解体维修时,要将自动变速器出油管从管接头处拆开(从回油管的管接头外拆开也是一样的),用清洗和注油用油管将自动变速器油路与维修设备连接起来。当机油泵转动时,就带动自动变速器液压油体外循环。此时在自动变速器量油尺孔(加油孔)加注一瓶自动变速器清洗剂,清洗剂就会在液压油废油循环过程中与原来的废油充分混合,并彻底清洗自动变速器内各部位。

清洗过程中,应不断将变速杆置于D 和R 等位,踏住制动踏板并拉紧驻车制动;变换节气门开度,使自动变速器各挡都能得到清洗。清洗循环时,可用液压油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量,并可以从机械转动的指示器中看到液压油的流动。当液压油受到污染而全部变黑时,指示器窗孔即变黑了,看不见叶轮转动,但用手摸时可以感到热量,用手摸油管也能感到热量和油流波动。废油油量表指示废油流量,油量随着调节阀开度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适当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对废油和清洗液的循环有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洗好自动变速器。当废油油量表显示为“0.00”时,表示循环液有堵塞之处,适当开启和关闭调节阀可将堵塞处冲开而恢复油流循环,直到将自动变速器清洗好为止。

2)新ATF 加注

新ATF 加注的工作原理是将新ATF 用机油泵压入自动变速器,同时顶出自动变速器中的废ATF。

当自动变速器清洗完毕后,将清洗加注设备上的“换油”开关按下,此时内部油路的电磁阀动作,油路自动切换。新ATF 油箱与进油管相连,废ATF 油箱与出油管相连,而新ATF 油箱与废ATF 油箱是彼此分开的。当ATF 泵转动时,新ATF 从进油管流进自动变速器, 并逐渐顶出自动变速器中的废ATF。

当换油开始时,可从透明的进油管上看到废的黑色的ATF 逐渐被红色的新ATF 所代替;当换油快要结束时,出油管就变得透明并完全变红,但此时还有间断的黑色油液;继续进行换油,顶出废ATF,直到出油管全部变红并透明,自动变速器中的脏物随废油排出,并在废油油箱侧面的玻璃管油面高度指示器的下部呈现新ATF 为止。此时,废油和脏物几乎被全部排出。

强制换油的油量应略高于自动变速器油量容积, 如自动变速器的油量容积为6 L 时,换油量应为8 L;油量容积为8 L 时,换油量应为10 L。

换油的流量可由新ATF 流量调节和指示装置调节并显示出来,通过数字式流量表指示出具体数字。调节阀门可以改变油量。当进油量略小于出油量时,可将新ATF 刚好加注到油尺的最小和最大刻度之间,几乎不用重新加注和排油。

3)管路连接

清洗注油设备与汽车自动变速器连接的管路的形式各有不同,这是各种车型自动变速器的冷却油管的直径和形式不同所致。

对于自动变速器进、出油管的接头要依原车管路和接头的形式而定,而与清洗注油设备的连接处只有一种形式,并应采用快换接头连接。与自动变速器连接的管接头直径应一致,能够刚好紧密连接为宜,而后用卡箍固定,防止漏油。快换接头都设计成不漏油的形式。

清洗注油管选用透明的耐油树脂塑料为宜,因为这样可以看清油流在管路中的流动,给清洗和注油过程带来一个可视的动态效果,能够看清清洗和注油的全过程,以便于排除液压系统的故障,对维修十分有利。

清洗和注油作业是在汽车上进行的,作业前应用衬垫防护汽车车身,以防止污染。要注意清洗液不要滴落在车身表面的油漆上,如不慎滴落,应及时用棉纱擦拭干净。连接和松开管接头时,要防止油液滴落在发动机和排气管上,如不慎滴落,应及时擦拭干净。滴落在排气管上的油滴,在发动机启动和运转中会变成蓝色烟雾,要仔细辨认,以免误判为发动机故障。

3.自动变速器的性能试验

自动变速器的性能试验包括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和道路试验。

1)自动变速器失速试验

失速试验是检查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及自动变速器中有关的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的一种常用方法。

(1)失速试验的准备

行驶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检查汽车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系统,并确认其性能良好,且自动变速器的油面高度应正常。

(2)失速试验步骤

①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地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块塞住。

②拉紧驻车制动,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③启动发动机,将选挡杆拨入“D”位。

④在左脚踏紧制动踏板的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迅速读取此时发动机的最高转速。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

⑤将选挡杆拨入“P”或“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 min 以上,以防止自动变速器油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⑥将选挡杆拨入“R”位,做同样的试验。

在选挡杆位于“D”或“R”位时同时踩下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发动机处于最大转矩工况,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输入、输出轴静止不动,变矩器蜗轮也静止不动,只有变矩器売及泵轮随发动机一起转动,这种工况属于失速工况,此时的发动机转速称为失速转速。

由于在失速工况下发动机的动力全部消耗在液力变矩器油液的内部摩擦损失上,油液温度会急剧上升。因此,在失速试验中,加速踏板从踩下到松开整个过程的时间不得超过5 s,否则会使自动变速器油因温度过高而变质,甚至损坏密封圈等零件。在一个挡位试验完成之后,不要立即进行下一个挡位的试验,要等油温下降以后再进行。试验结束后不要立即熄火,应将选挡杆拨入空挡或停车挡,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几分钟,以使自动变速器油温度正常。如果在试验中发现驱动轮因制动力不足而转动,应立即松开加速踏板,停止试验。

不同车型的自动变速器都有其失速转速标准,若失速转速与标准值不相符,说明自动变速器有故障。如果“D”“R”位的失速转速均过高,可能是由于主油路油压过低、前进离合器打滑、倒挡执行元件打滑等;若失速转速均过低,可能是由于发动机动力不足、变矩器导轮单向离合器打滑等。如果仅在“D”位失速转速过高,可能是由于前进挡油路油压过低、前进离合器打滑。如果仅在“R”位失速转速过高,可能是由于倒挡油路油压过低、倒挡执行元件打滑等。

2)自动变速器时滞试验

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将选挡杆从空挡拨至前进挡或倒挡后,需要有一段短暂时间的迟滞或延时才能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挡位的变换(此时汽车会产生一次轻微的振动),这一短暂的时间称为自动变速器换挡的迟滞时间。时滞试验就是测出自动变速器换挡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及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其试验步骤如下:

①行驶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②将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拉紧驻车制动。

③将选挡杆分别置于“N”位和“D”位,检查、调整怠速。

④将自动变速器选挡杆从“N”位拨至“D”位,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挡杆开始到感觉汽车振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 迟滞时间。

⑤将选挡杆拨至“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 min 后,再做一次同样的试验。共做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N-D 迟滞时间。

⑥按上述方法,将选挡杆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 迟滞时间。

大部分自动变速器N-D 迟滞时间小于1.0 s,N-R 迟滞时间小于1.2 s。若N-D 迟滞时间过长,说明主油路油压过低,前进离合器、制动器磨损过甚或间隙过大;右N-R 迟滞时间过长,说明倒挡油路油压过低,倒挡离合器、倒挡制动器磨损过甚或间隙过大。

3)自动变速器油压试验

油压试验是在自动变速器工作时,测量控制系统各个油路中的油压,为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提供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自动变速器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控制系统的油压正常,油压过高,会使自动变速器出现严重的换挡冲击,甚至损坏控制系统;油压过低,会造成换挡执行元件打滑,加剧其摩擦片的磨损,甚至会烧毁换挡执行元件。油压试验的内容取决于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及测压孔的设置,主要测试前进挡和倒挡的主油路油压,液控自动变速器还需测量调速阀油压。

①行驶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然后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地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块塞紧。

②拆下自动变速器壳体上主油路测压孔或前进挡油路测压孔螺塞,接上高量程油压表。

③启动发动机,将进挡杆拨至前进挡“D”位,读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油压。该油压即为怠速工况下的前进挡主油路油压。

④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完全踩下,在失速工况下读取油压。该油压即为失速工况下的前进挡主油路油压。

⑤将选挡杆拨至空挡或停车挡,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 min 以上。

⑥将选挡杆拨至各前进低挡“S、L”或“2、1”位置,重复操作,读出各前进低挡在怠速工况和失速工况下的主油路油压。

⑦将选挡杆拨至倒挡“R”位,在发动机怠速和失速工况下读取倒挡主油路油压。不同车型自动变速器的主油路油压各不相同,若主油路油压过低,可能是由于油泵供油不足,主调压阀卡死或弹簧过软,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整不当,节气门阀卡滞、油压电磁阀损坏或线路故障,制动器或离合器活塞密封不良,油路密封圈破损等。

4)自动变速器道路试验

道路试验是诊断、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试验内容主要有:检查换挡车速、换挡质量及换挡执行元件有无打滑现象。在道路试验之前,应先让汽车以中低速行驶5 ~ 10 min,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都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在试验中,如无特殊需要,通常应将超速挡开关置于“0N”位置(即超速挡指示灯熄灭) ,并将模式开关置于普通模式或经济模式位置。

(1)升挡过程和升挡车速的检查

将选挡杆拨至前进挡“ D”位,踩下加速踏板,使节气门保持在1/2 开度左右,让汽车起步加速,检查自动变速器的升挡情况。自动变速器在升挡时发动机会有瞬时的转速下降(转速表指针迅速回摆),同时车身有轻微的闯动感。一般四速的自动变速器在节气开度保持在1/2 时1 挡升至2 挡的升挡车速为25 ~35 km/h,由2 挡升至3 挡的升挡车速为55 ~70 km/h,由3 挡升至4 挡的升挡车速为90 ~120 km/h。若升挡车速过低, 一般是控制系统的故障所致;若升挡车速过高,可能是控制系统有故障,也可能是换挡执行元件有故障。

(2)升挡时发动机转速的检查

正常情况下若自动变速器处于经济模式或普通模式,节气门保持在低于1/2 开度范围内,则在汽车由起步加速直至升入高挡的整个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转速都将低于3 000 r/min。通常在即将升挡时发动机转速可达到2 500 ~3 000 r/min, 在刚刚升挡后的短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将下降至2 000 r/min 左右。如果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始终过低,加速至升挡时仍低于2 000 r/min,说明升挡时间过早或发动机动力不足;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始终偏高,升挡前后的转速为2 500 ~3 000 r/min,而且换挡冲击明显,说明升挡时间过迟;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转速过高,经常高于3 000 r/min,在加速时为4 000 ~5 000 r/min 甚至更高,则说明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或制动器)打滑。

(3)换挡质量的检查

换挡质量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有无换挡冲击。正常的自动变速器只能有不太明显的换挡冲击,特别是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冲击应十分微弱。若换挡冲击过大,可能是油路油压过高、换挡执行元件打滑等,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4)锁止离合器工作状况的检查

让汽车加速至超速挡,以高于80 km/h 的车速行驶,并让节气门度保持在低于l/2 的位置,使变矩器进入锁止状态。此时,快速将加速踏板踩下至2/3 开度,同时检查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情况。若发动机没有太大变化,说明锁止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反之,若发动机转速升高很多,则表明锁止离合器没有接合,其原因通常是锁止离合器控制系统有故障。

(5)发动机制动作用的检查

将选挡杆拨至前进低挡(S、L 或2、1)位置,在汽车以2 挡或1 挡行驶时,突然松开加速踏板,若车速立即随之而降,说明有发动机制动作用,否则说明控制系统或相关的离合器、制动器有故障。

(6)强制降挡功能的检查

将选挡杆拨至前进挡“D”位,保持节气门开度为1/3 左右,在2 挡、3 挡或超速挡行驶时突然加速踏板完全踩到底,检查自动变速器是否被强制降低一个挡位。在强制降挡时,发动机转速会突然上升至4 000 r/min 左右,并随着加速升挡,转速逐渐下降。若踩下加速踏板后没有出现强制降挡,说明强制降挡功能失效。若在强制降挡时发动机转速异常升高达5 000 r/min 左右,并在升挡时出现换挡冲击,则说明换挡执行元件打滑,应检修自动变速器。

(7)“P”位制动效果的检查

将汽车停在坡度大于9%的斜坡上,选挡杆拨入“P”位,松开驻车制动,检查机械闭锁爪的锁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