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巡游》简介
《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巡游》这本书是由.毛君炎著创作的,《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巡游》共有59章节
1
序一
葛 朗 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邦德学院院长 我和君炎是同年(1949年)出生的好朋友,在上海太原路一条曾被称为台拉新村的弄堂里一起长大。记...
2
序二
杨恒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君炎兄又有新书要出版了!作为西洋艺术史的专家,君炎兄这次出版的这本书却是专门谈论中国三大石窟中的艺术的,颇有比较艺术史之感。依据他扎实...
3
前 言
《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巡游》是我以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的石窟考察笔记和速写为基础,融合多年来在世界各国博物馆里的参观记录,整理而成。“文革”结束后我在中...
4
目录
目 录 序一 序二 前 言 第一篇 总论 1.以“一带一路”构想,弘扬东西方文化交流 2.中国佛教的三个基础知识 佛传故事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 中国佛教特...
5
第一篇 总论
...
6
1.以“一带一路”构想,弘扬东西方文化交流
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处于丝绸之路的东端,2000年来无数探险者、经商者和僧侣从长安、洛阳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敦煌、新疆去印度,去中亚,去欧洲,把中国特有的丝绸等...
7
2.中国佛教的三个基础知识
在欣赏三大石窟的佛教艺术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三个最基本的佛教常识:第一是了解佛教的诞生和形成,即佛传故事;第二是确定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第三是掌握中国佛教...
8
佛传故事
在这三大石窟里保存的很多壁画和浮雕是有关佛教信仰的故事,大体可归类为三种故事:第一种是佛传故事,有关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成长、悟道成佛等一生各个阶段的故事;第二种...
9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线
佛教传入西域、传入中原的时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上限时间很难确定其具体年代。 有的外国学者以佛教诞生年代推算,在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这是根据在印...
10
中国佛教特点
社会条件决定宗教特点。宗教的原理基本都相同,但是依其社会特点不同,宗教形式、宗教文化都有不同。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很长时期是在封建制度极为严谨完备的环境中进行的...
11
第二篇 敦煌莫高窟
...
12
1.概况
第一次进入莫高窟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是1979年春天,5月中旬,我跟随中央美院的汤池教授去敦煌实习考察。当时十年“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全国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百废...
13
2.早期——十六国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建筑、彩塑、壁画
莫高窟的早期洞窟经历了四个朝代:北凉、北魏、西魏和北周,总共有40多个石窟,处于莫高窟南区的中心部位,隋代、唐代以后洞窟就是沿着这些洞窟向两侧扩建开凿,很多洞窟...
14
建筑形制
传说中乐樽高僧和法良法师开凿的最早两窟早已无法确认。目前最早的洞窟是北凉第268、272和275三窟。第268窟从建筑形式上看属于禅窟,是让僧人在窟内坐禅,静思...
15
彩塑艺术
早期彩塑以圆雕为主,崇拜弥勒菩萨,例如第275窟是最典型的早期风格。此窟建于420—430年间,是十六国晚期北凉时期,当时中原已是北魏,但敦煌还处于十六国北凉的...
16
壁画艺术
丰富多彩的石窟壁画是莫高窟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隋唐以前的卷轴绘画很少传世,而莫高窟保存了大量1000多年前的原作,显得格...
17
3.盛期——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建筑、彩塑、壁画
清晨,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太阳从三危山的背后渐渐升起,朝霞普照在鸣沙山麓。我站在莫高窟盛唐第320窟门口,彻底惊呆了。清澈明亮的阳光照亮了整个洞窟地面,强烈的光线反...
18
建筑形制
隋朝统一中国后,连年战争的局面结束了。隋文帝提倡佛教,虽然隋朝总共才37年,但在敦煌开凿石窟多达94个,平均每年要开窟两到三个,而且石窟的规模、形制比以往要宏伟...
19
彩塑艺术
隋代塑像形体比北朝时期要高大,而且头部比例明显增大了。例如第427窟前室金刚力士塑像(图2-3-4),体格健壮,裸露上身,头戴宝冠,怒目相视,头部和全身的比例为...
20
唐代大佛像
图2-3-7 莫高窟第130窟佛像 盛唐 敦煌唐代洞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座富丽堂皇的大佛像窟。第96窟外壁上建有九层建筑,窟内倚坐的弥勒像高达35.5米,俗称“...
21
佛龛彩塑群像
盛唐期间最精彩的是佛龛内的彩塑,少则三尊,多则九尊或十一尊,均真人大小。佛祖释迦牟尼两侧站立弟子迦叶、阿难;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除立姿外,有时坐在莲花台上,一腿盘曲...
22
壁画艺术
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也是敦煌艺术鼎盛阶段的代表。随着国家的统一强盛,社会安宁,人民生活富足,特别是贞观十四年(640)侯君集平定高昌后,敦煌成为交通中心...
23
4.晚期——五代宋西夏元时期的石窟艺术
晚期的莫高窟艺术主要经历四个时期:五代、宋代、西夏和元代,共400多年。而在敦煌历史上被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曹氏政权统治时期,第二个是蒙古族元代统治时期。 90...
24
《贤愚经》和供养人壁画
曹氏家族统治时期,石窟壁画以《贤愚经》内容出现最频繁,规模最大,多以屏风的样式画在壁面上,在第146窟西壁上《贤愚经》题榜就多达七八十条,而第98窟能识别的故事...
25
《五台山图》
五代宋时莫高窟出现了多铺《五台山图》。五台山是文殊师利菩萨显灵说法道场。唐代开元年间以后,寺庙极盛,传说有大寺12所,深受佛教信徒的崇拜和敬仰,甚至印度、日本、...
26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西夏和元代开窟数量远不如隋唐时期,壁画风格完全汉化,规模远不如昔日。元代沟通东西方交通,敦煌成为丝绸之路的枢纽、重镇。元代石窟具有时代特征,渗透密宗因素。 莫高...
27
5.藏经洞的故事
藏经洞的发现使敦煌石窟成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在全世界人文学科领域出现敦煌学研究热潮。 20世纪初共有三大考古发现:第一为死海古卷学。在以色列和约旦境内,发现公...
28
斯坦因
斯坦因原籍匈牙利,从小崇拜亚历山大大帝的开拓征伐大业,关于匈牙利人是蒙古人后裔的传说,他很感兴趣,试图寻找其历史根源。早年他在维也纳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东方语言...
29
伯希和
斯坦因在敦煌的奇遇和从藏经洞内取得的惊人收获,引起欧洲学术界的骚动。法国汉学家、语言学家、考古学家保罗·伯希和立即组织探险队经俄国前往敦煌。 伯希和出生于巴黎一...
30
华尔纳
美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华尔纳,是哈佛大学中亚艺术史教授、福格艺术博物馆馆长、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院士、20世纪初中亚探险远征队成员,专门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