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制
2025年10月14日
建筑形制
传说中乐樽高僧和法良法师开凿的最早两窟早已无法确认。目前最早的洞窟是北凉第268、272和275三窟。第268窟从建筑形式上看属于禅窟,是让僧人在窟内坐禅,静思、修行用的,源于印度、西域传来的毗诃罗窟。后壁正中供奉弥勒佛,平顶,窟内两侧开凿数个静坐修禅的禅洞(图2-2-1)。稍晚一点又出现了中心塔柱式的塔庙窟(图2-2-2),前部分为人字披顶。中心柱窟的形制在西域很普及,在中原越来越少见。中心塔柱四面开佛龛,表现释迦牟尼出家、苦修、成道、说法四种形象,一般正面佛龛是说法像,背面墙上常常是涅槃的壁画,四周为千佛图。佛龛主要有三种类型:拱形龛、树形龛和阙形龛(图2-2-2—图2-2-4)。信仰者手捧香火和佛经,围绕塔柱右旋祈祷、敬佛。到了西魏、北周出现了新的形制,前后室的方形窟、覆斗顶,中原的汉民族的传统因素增多了,中心塔柱形式减少了,交脚弥勒和思维菩萨没有了,一般是正面建有大佛龛,佛龛内是释迦牟尼说法像。石窟的建筑形式逐渐向隋唐风格过渡。

图2-2-1 禅窟
北凉,莫高窟第268窟

图2-2-2 塔庙窟和拱形龛
北魏,莫高窟第248窟

图2-2-3 树形龛
北凉,莫高窟第275窟

图2-2-4 阙形龛
北魏,莫高窟第254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