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洞

药方洞

北魏孝庄帝永安三年开凿,完成于盛唐期间。窟内主尊造像于北齐时代。窟内布局很特殊,唐代在其后室门楣两侧雕有古代药方,从而取名为“药方洞”。这一百多个药方可医治几十种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这些中药配方效果极佳,又无副作用,特别是对哮喘、痢疾、胃疼、痔疮等常见病,立竿见影。施主选择将这些药方雕刻在窟壁上,发扬了佛教大慈大悲、造福于人类的宗旨,世代相传,功德无量。

药方洞的门洞设计装饰华丽,两侧各雕有一根六角华柱,图案精巧,雕有莲花纹样,支撑着尖状门楣。(图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