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

傣族是我国最古老的稻作民族之一,居住地区盛产优质大米。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爱吃糯米饭。傣族糯米饭的蒸制方法独特:头天晚上傣家妇女把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第二天清晨,将米捞起放入竹甑子里蒸,蒸熟后取下散尽水汽,再用竹编篾饭盒盛装,这样吃时糯米饭香软可口不粘手。此外,傣家人以糯米制作的风味小吃也很有名,有毫崩(米花)、毫捂展(象耳朵粑粑)、毫诺索(芭蕉叶蒸糯米粑粑)等。在傣历新年或其他节庆之日,傣家人都要制作这些香甜可口的风味小吃,用于赕佛待客或馈赠亲友。

傣家人喜食酸辣,这与其炎热潮湿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傣菜具有鲜香酸辣、爽口开胃的特点,其传统的烹制方法有:烤、炸、蒸、煮、剁、舂、凉拌等。

(一)烤类菜肴:傣族十分喜爱烧烤菜肴,肉鱼、瓜果蔬菜皆可用于烤食。最有名烤类菜有香茅草烤鸡、香茅草烤鱼等。香茅草是亚热带河谷特有的野生常绿草本植物,香味独特。烤前人们把鸡(鱼)洗净,用姜、蒜泥、辣椒、花椒、草果面、盐等凋料腌透,再用香茅草捆好以竹片夹紧固定放在火炭上慢慢翻烤,边烤边抹菜油,烤至肉皮脆黄,香气四溢便可食用,味道鲜嫩香辣。

(二)凉拌类:傣族地区气候炎热,对凉拌菜肴非常偏爱,牛撒撇和剁生、拌凉皮是傣家人节庆之日接人待客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牛撒撇”是选用牛肚及内脏、里肉少许,洗净煮至八成熟后切成细条,再拌以牛苦肠汁(或五茄叶汁)和小米辣、撇菜、花椒、芫细、辣子、盐巴、味精等佑料,吃起来清香微苦,麻辣爽口,回味无穷。傣家人常说“杀牛不吃牛撒撇等于没杀牛”,傣家人对牛撒撇之喜爱,由此可见一斑。剁生也是傣族传统名菜之一,凡肉类,如牛肉、猪肉、鱼肉等皆可剁生,人们把新鲜肉剁成肉泥,再用柠檬汁或酸醋腌至发白(据说可以杀菌),再拌以辣椒、花椒、芫细、盐、味精等佐料,食之酸辣鲜香。

(三)蒸类菜:傣族蒸制的菜肴很特别,一般有蒸肉饼、蒸鱼、蒸脑花等。以蒸鱼为例,傣家人选河溪里的马头鱼、泥鳅、黄鳝来作蒸鱼,先将鱼去内脏洗净剁成块,再拌以蕃茄、豆豉、花椒嫩叶、小米辣、芫细、香辣子等佐料,以新鲜的芭蕉叶包裹再放入竹甑中蒸,该道菜风味分独特,令人垂涎欲滴。在傣味菜肴中,经常用到豆豉、番茄这是傣菜的一大特色,俗话说:“拉祜的辣子、傣家的豆豉”许多傣味菜肴没有油可以,但缺了豆豉却不可。

(四)蒸菜类:在傣族菜谱中,煮类菜是较常见,有特色的一种。有杂菜汤、酸扒菜、酸笋煮鸡、煮鱼等。傣族居住地区竹林茂密,竹笋鲜嫩可口。喜食酸味的傣家人每到夏季,家家都要腌制一大罐酸笋。一年四季以酸笋作凋料煮汤是傣族食谱中又一大特色。人们将洗净的鱼肉、鸡肉煮酸笋,吃时拌以少米辣舂蒜泥、盐巴味精,味道酸辣可口,令人食欲大增。

(五)油炸类:油炸类也是傣族十分喜爱的菜肴。主要有炸竹虫、蜂儿、蔬菜类的鸡蛋煎臭菜、青苔、五茄嫩叶等。蔬叶类煎炸,有去湿降火之药用疗效,而竹虫、蜂儿以油炸煎食,蛋白质丰富,可以滋补身体,脆香满口,是下酒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