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德昂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诗歌,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就是一部叙述德昂族起源,并由德昂族歌手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很有价值的史诗。《历史调》记录着德昂族反抗统治阶级斗争的历程。在民间传说中,流行最广的要数《芦笙哀调》,它反映了青年男女爱情的悲剧,追求婚姻自主的青年们,把他们的不幸编成诗歌演唱,并谱成芦笙曲调吹奏。此外,傣族的《娥姘与桑格》、汉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三国演义》中一些故事,都广泛流传在德昂族人民之中。德昂族人在结婚、做摆(一种宗教活动)期间都要唱歌。节日或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也以集体或单独形式对歌。根据不同的场合,有不同内容,唱不同的调子,多为即兴而唱。民间有业余歌手,他们代代相传,演唱本民族起源的传说、故事、历史变迁等。舞蹈只有集体舞,广为流传的是象脚鼓舞。每逢节日,人们聚集草坪上,先由一个头戴直径约三尺大草帽的男子,敲击挂在身上的象脚鼓起舞,随后,钹、竹笛、芦笙和小三弦齐鸣,合成一支节奏感极强的欢快舞曲。这时,男女分成里外两个圈,男子在外圈,女子在里圈,随着鼓声的节奏,边转圈,边起舞。德昂族特有的水鼓舞,其步法、形式基本与前同。有的地方,集体舞蹈仅限未婚男子去跳,已婚男人和妇女都不能参加。乐器受附近傣族、景颇族和佤族的影响,也使用铓锣和象脚鼓。管弦乐器有葫芦笙、笛、小三弦、小四弦等。德昂族还保存着一种水鼓,德昂语称之为“格楞当”,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乐器。水鼓因使用时需注入一定的清水而得名,一般是用直径30厘米左右、长约70厘米的圆木挖空,两头蒙以牛皮制成。这种鼓音色深沉、庄重,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图案雕刻是德昂族艺术的另一个表现,在腰箍、耳坠、银手镯等装饰品及银烟盒、衣服等生活用品上雕刻绘制的图案多是对称的双鸟,双虎、花草之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佛寺里,挂枋、板壁上常见有浮雕,图案多为“二龙戏珠”、“双凤朝阳”之类,雕刻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