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
2025年08月10日
民族服饰
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饰文化。狍属鹿科动物,其毛密而厚,御寒性能好。狍皮有大毛、青毛、红毛之分,鄂伦春人冬着大毛皮袄、春秋着青毛皮袄、夏着红毛皮袄。男袍带大襟,在袍边和袖口处镶皮子,既结实又美观。为便于骑射,皮袍的前后襟均有开衩,腰间系黑色带子,皮袍所用纽扣,早年用兽骨制成,后多用铜扣。女袍在两侧开启,并在领口、袖口和开启处绣有各色花纹图案腰间系彩色腰带。老年妇女和女童垢皮袍上只有镶边,不绣花、不染色。
“米那共”,即狍头帽,是鄂伦春人最具特色的服饰之一,这种帽子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成。其方法是:将狍子头皮剥下,保留其毛、眼、鼻、口,熟好后,在原眼眶处镶上黑皮子,再把两个耳朵割掉,用狍皮做两只假耳朵缝上,狍角照旧保留即可。这种帽子不仅保暖御寒,而且还是狩猎时的极好伪装。
鄂伦春族在游猎生活中创造了狍皮服饰文化,无论衣服以鞋帽,还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为原料。鄂伦春族的服装以袍式为主,男女冬季皆穿长袍,女袍长及脚面,两侧开衩。皮袍开衩处及手套上多喜欢用红、绿、黄色缝绣出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年轻人穿用的衣服、裤子和手套,多用柞树煮水揉染成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