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限制的最佳契合

开放与限制的最佳契合

高考作文具有选拔性,它必须设定某些限制,在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检测学生在作文能力上所达到的高度,以保证选拔的客观、公正。同样出于选拔性,它也必须坚持某种程度上的开放,使考生才华尽显,个性张扬。

何处限定?哪里开放?怎样才能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是高考命题专家煞费苦心的事。高考作文应该展现的是考生在某种限制下尽情飞扬的思维、情感、才华与个性。为保证国家级大考的公平、公正,减少乃至杜绝宿构、套写、抄袭,除加强思想教育、评分控制之外(这些都是有限的),命题本身开放与限制的最佳契合就是最好的保证。从这个角度上看,近两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是一种成功的探索。

话题式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式作文也给材料,但材料只提供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作用是引发、开启考生的想象和思考,考生行文中对这个话题材料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但是,话题式作文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指示了方向;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问题,突出的一个就是抄袭和套写。前几年的话题作文,或话题过于宽泛,或要求过于宽松,大多限制较少,造成了胡编乱造、矫情造作之风愈演愈烈,语文教学圈内圈外早已非议众多。

如何对付宿构、套写和抄袭之作?如何区分优秀考生与一般考生?笔者认为,一面是必须坚持开放、鼓励创新不动摇,一面是必须拉开得分差距、增强试题的区分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3年高考,“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性的话题出现了。经过去年的投石问路,今年全国卷的四个作文题均以关系型出现,这既是一种延续,也是对关系型话题作文更深入的探索。近两年关系型的话题作文题变得有点陌生和复杂,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考查力度加大了,增加了选材的限制性,依赖宿构套作的可能性小了,有效地防止了押题、猜题、仿作、宿构、套写甚至抄袭等不正之风的蔓延,更好地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作文命题的变化反映了命题人审慎、严肃的求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