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和纵隔

第五节 胸膜和纵隔

一、胸膜

(一)胸膜的配布

胸膜为被覆于胸廓内面及肺表面的浆膜,可分为脏、壁两层。脏胸膜被覆在肺的表面,与肺实质紧密结合,并伸人到左、右肺斜裂和右肺水平裂内;壁胸膜覆于胸廓各壁的内面。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周围相互移行,围成完全封闭的胸膜腔。正常胸膜腔为负压,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的摩擦。

(二)壁胸膜的分部

壁层胸膜按其所覆盖的部位可分为四部分。胸膜顶突出于胸廓上口,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呈圆顶状包被在肺尖的上方;肋胸膜被覆于胸廓内面,贴肋和肋问肌;膈胸膜为覆盖于膈上面的胸膜,与膈肌紧密相贴;纵隔胸膜覆于纵隔的两侧。

在肋胸膜与胸膜转折处,形成一个较大的间隙称为肋膈隐窝或肋膈窦,左、右各一。由于肋膈隐窝为胸膜腔最低的部位,胸膜炎症的渗出液常积聚于此,所以该处为临床胸膜腔穿刺引流的部位。

(三)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

1.肺的体表投影

两肺前缘的投影均起自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的肺尖,向内下方斜行,经胸锁关节的后面,至胸骨角之中点处左右则靠拢。右肺前缘由此几乎垂直下行,至第6胸肋关节处移行于右肺下缘;左肺前缘略直下行至第4胸肋关节水平,沿肺的心切迹向外下作弧形弯曲,至第6肌软骨中点处移行于左肺下缘。

两肺下缘的投影大致相同,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中点。两侧均向外下行,在锁骨中线上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时则平第10胸椎棘突。

2.胸膜的体表投影

两侧胸膜顶及胸膜前界的投影,与两肺尖和肺前缘的投影基本一致,两侧胸膜下界的投影,比两肺下缘的投影约低两个肋。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两侧均向外下行,在锁骨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11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时则平第12胸椎棘突。肺和胸膜投影如表2:

表2肺下缘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对照表

标志线

肺和胸膜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接近脊柱处

肺下缘 第6肋 第8肋 第10肋 平第10胸椎棘突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平第12胸椎棘突

(四)纵隔

1.纵隔的位置

纵隔是分隔左、右胸膜腔的间隔,呈矢状位,上窄下宽,而且显著偏左,这是由于心偏左的缘故。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胸椎体,两侧界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达膈。

纵隔的位置有赖于两侧胸膜腔压力的平衡。当一侧压力增加,如在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时,纵隔即被推向一侧。相反,如一侧的肺萎缩,则纵隔被牵向病侧。

2.纵隔的分部和内容

通过管和肺根前面的额状面,把纵隔分成前纵隔和后纵隔两部。前纵隔又借通过胸骨角的水平面,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包括胸腺和连接心的大血管;下部有心和心包。后纵隔含有气管、主支气管、食管、主动脉胸部、胸导管、奇静脉、迷走神经、胸交感干及淋巴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