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名胜

物产名胜

岱峰山岭有一巨大形如龟的岩石,故称龟峰,俗叫“大岚磹”,由三块大磹石叠成。岱边人外出还乡,如不识乡者,多先看有否大岚磹,见到大岚磹就知到家乡了。里人俗叫龟山顶,宋词作家陈经国取名为号。有状似麒麟山,坐北朝南,山中有鼎潭,泉水甘冽,宋秘书丞陈宋霖家居其下。村南通珠湖边有一巨石,雕刻“寿石”。过此,山石林立,若狮者称狮子山。夏晨望有白气即得雨,故有“狮喉吐气,雨不过未”的里谚。重峦叠嶂间,山岚雨气里,有瀑布岩也叫七爷岩,放鸠石、龙池龙潭、听水寺等景观争奇斗秀。放鸠石是里人陈宋霖放鸠处。岱峰山中有鸡角坛、女人坛、龟坛、灵刀石等。岱边诸多景观名胜,前人标为岱峰十景:岱石凌霄、中峰积翠、石室闲云、富山夕照、月峡飞泉、仙人留跡、松溪夜月、宋井墨泉,金龙出海、玉凤飞天。

古跡有建于元至正25年的观音堂,现改为毓龄宫,内供奉陈太后、文昌帝君、土地爷。到清雍正移建于斗南桥上,改名松溪寺,书额称:松溪古跻。明天启邑人陈长柞捐资募缘重建为寺。沿溪有石涧门,书“石室闲云”“云屏月峡”等字刻。飞泉挂壁、仙人诸胜多荟萃于此。聚魁桥畔建有聚魁堂,今为文昌祠。凤山坡西向有一石庙为师公庙,现师公塑像在魁山境大王宫内。凤山下,建有纪念陈宋霖(陈元滂)、陈枅(陈自修)、陈合(陈维善)三位贤人的“三贤祠”。宋淳熙间敕建,清康熙十六年、清乾隆二十七年、清乾隆四十九年三次重修,最近于2007年又大修,现焕然一新。

南北涧溪有四座水辗磨米房,为本村居民提供加工研磨谷麦粮食,利用天然山涧泉水推动水车轮带动磨笼及舂米的石臼,来加工白米。这种先辈创造的机械使用了数百年,现在被现代化机器碾米厂所取代,遗址成为古跡。

岱边村有很多景点:云屏月峡壁刻有450年历史,蝙蝠飞上山形象逼真,雉鸡龙、虎洞、黄金岩、半月沉江、夕阳落霞、仙人脚印、七星墩抗倭古战场。改革开放后又建有岱峰公园、岱中门楼、神狮守村、勤治路北区牌坊、南区牌坊、外婆桥、众多新建庙宇佛堂。60年前岱边是文物古跡众多的文化村,村头村尾山边山岭有很多大石刻碑、贞节坊、官员褒奖坊林立,后许多珍贵的文化古跻被毁,十分可惜。

特别胜景——魁山社大王宫前南涧溪堤旁有两棵千年大榕树,枝叶茂盛,时有数百对白鹭鸟(俗称田螺鹳)筑巢居树冠下分枝之间,母鸟孵化鸟蛋,公鸟忙碌觅食小鱼,母鸟来回穿梭树上喂哺雏鸟,有的母鸟静静地守窝下蛋,有的带着雏鸟学习飞翔,此情此景,美妙壮观景色,确比唐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惜20世纪50年代被砍。

岱边境内河道纵横,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在田间地头,或双季栽稻,或种地瓜、小麦、大麦,豌豆。同时,适宜各类蔬菜瓜果,岱边还有桃、梨、橄榄、番石榴、黄皮果、柚子、柑橘、龙眼等时令水果。岱边河浦密布,溪涧相连,鲢鱼、草鱼、鲫鱼、虾、鳗、泥鳅、黄鳝、蚬子以及田鸡、田螺等水产丰富。岱边山场腹地占全村面积过半,杉、松等林木众多,还可种植各种瓜果、茉莉、药材等,山珍水味丰富,岱边高山顶还有一个有待开发的休闲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