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古厝
2025年10月13日
古建古厝
旧时岱边农家房屋,多是旧式四扇三间房、六扇五间房(最大为八扇七间房,可惜已倒塌),一般中为厅,两侧为房,两边相向为耳坠房,厅前有小庭院,多为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四周为结实的土墙,青石为基,顶瓦片。20世纪80年代后,花园式的、别墅式的楼房开始矗立起来,成为新的居民区。居民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低矮、简陋、功能残缺的土木房子,住上有卧房、客厅、厨房、卫生间的楼房。改革开放后,村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村里统一新建50多座四层砖混结构的楼房,自建也有几十座新楼房。
岱边村曾荣获福建省“优胜村庄”、福州市“文明村”、省级精神文明“精品村”、“省级园林式村庄”等荣誉称号。岱边村除50多座新村庭院式民居外,现留有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40多座,其中多为四扇三间房、六扇五间房结构,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六扇五间房30余座,林厝、李厝、张厝的六扇五间房还保存较好。岱边有宗祠4座,面积最大的宗祠是张氏凤池宗祠,最有名气的是陈氏三贤祠,居村中心的是祉园林宗祠,坐落北区的是祉江林宗祠。岱边还有20多座祖厅,基本上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祖厅,而且同一个姓氏不同支派也都有自己的祖厅,修建较好的祖厅有五龙林祖厅,林大振祖厅,林必怀祖厅,李朱、杨朱、谢朱祖厅等。20世纪90年代,陈氏、林氏宗亲分别重修了明朝的三贤祠和两座林氏宗祠。21世纪张氏宗亲又重修了凤池张氏宗祠。岱边有各具特色的古井33个,几乎每座古民居都有一个水井甚至两个,它们是历史的眼睛。岱边还有15个社府寺庙和宫堂。原三街七巷的千年古村现在已经成为六街七巷的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