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一: 讲究语言技巧

经典案例一: 讲究语言技巧

有一伙人从某地火车站出来,到了车站广场的摊点上想买几只烧鸡在旅途中吃,买主里有男有女,也都很年轻。他们买烧鸡时,对女老板说: “嘿,你这摊上卖得还真全啊! 还有野鸡呢,你这野鸡肉香不香啊! 想不到你们这地方还出这么漂亮的野鸡,这野鸡的肉多嫩呀! 老板,怎么个卖法呀? 可不可以送货上门啊!”说完后,他们一伙人都很轻慢地笑了起来。

女老板很清楚这伙人居心不良,把自己比作“野鸡”,如果直接骂他们几句,就会被指责不文明经商;如果不回敬几句,就很可能有更难堪的场面出现。于是她不卑不亢地说:“我们这里不出野鸡,只加工野鸡,这里的野鸡都是用火车从外地运来的。运来的野鸡都是活的,所以稍不留神就会被野鸡啄着,这些东西毕竟是野物嘛,又不通人性。我们在加工野鸡时,对那些野性大的野鸡先开刀,然后再用开水烫,接着把它的毛扯光,乘势就开膛破肚,接下去就是烧烤熏煮。你们问问你们这两位小妹,她们刚刚尝过了。你们如果吃着看的话,就欢迎多买几只,我可以优惠点卖,你们除了自己吃,多余的带回去送给亲友,不是也算帮我们送货上门了吗?”

那些恶意挑逗者听了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之后,暗冒冷汗,只好强打精神说:“好!够份儿,老板娘的货漂亮,人漂亮,话更漂亮。”说完以后还真乖乖地买了几只烧鸡走了。这位老板娘就是采用了含沙射影、以隐制隐的语言技巧,把“野鸡”的雅号送了回去,巧妙地回击了指桑骂槐的发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