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喜旱莲子草

4.2 喜旱莲子草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又名空心莲子草、水花生、空心苋、水蕹菜、革命草,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基部匍匐,上部伸展可达1 m 以上;茎秆圆筒形,中空,有分枝,呈蛛网状纵横交错;茎上生节,节能生根;表面灰绿色,有时带紫红色。叶对生,长圆形,先端圆钝,具短尖,基部楔状,两面均有短毛。花序头状,单生于叶腋,花被片5,白色或粉红色,花期5—11月。

原产于巴西,于20世纪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种至我国。其根系属不定根系,可发育成肉质状根(即宿根)。一般不结实,主要依靠茎芽进行繁殖。通过无性繁殖形成大量无性系株丛,扩大种群生态空间,这也导致喜旱莲子草具有很强的入侵能力。

喜旱莲子草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适应环境广泛,水田、湿地和旱地中均可生长,在杂草的生存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有研究表明,喜旱莲子草营养繁殖能力强,同时具有很高的生态位宽度,这是喜旱莲子草成功的外来入侵种的一个重要特性。喜旱莲子草对低温有较高的抗寒力,当冬季水温降至0℃时,水面植株已冻死,但水下部分仍有生活力。当春季温度达10℃时,地下茎根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22~32℃。喜旱莲子草具有较强的抗酸碱能力。用不同酸碱度溶液培养盆栽植株试验证明,在pH 值1~13 的不同梯度中,其适应范围为pH 5~10 之间,最适范围为pH 6~8之间。故植株能在各种环境中生长繁殖。由于喜旱莲子草的抗逆性较强,当喜旱莲子草入侵拓荒地时,它能改变其生境,耗去土壤中大量水肥、矿质营养等条件,其存在常常造成其他物种的生长出现营养不良,对本土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产生负向作用,导致本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迅速下降。此外,喜旱莲子草入侵某群落后,通常会形成大小不等的斑块状群落镶嵌体,随着入侵时间的增加,它又会通过快速的分枝使盖度不断增加,迅速在定居点形成纯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