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紫茎泽兰
2025年09月26日
4.12 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M.King & H.Rob.],菊科多年生草本。高20~150 cm,最高可达2 m,茎直立,呈暗紫褐色,茎枝被白色、灰色或锈色短柔毛,叶对生,叶片呈三角状卵形、菱状卵形、菱状三角形或近三角形,长4~10 cm,宽2~7 cm,边缘具圆锯齿,头状花序通常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复伞房花序,有40~50 朵小花。花序直径约1.5 mm,无毛,具多数小窝孔。花冠白色,极稀淡黄色或淡红色,长3.5~4 mm,冠管极细,与冠檐近等长或稍长。行有性和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 万粒左右,借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
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现作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广泛生长于美洲、太平洋岛屿、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于1935年在云南南部首次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现在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台湾等地都有分布。垂直分布上限为海拔2 500 m。
紫茎泽兰自19世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后,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繁衍并野化,已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造成广泛的生态性灾害。其繁殖力极强,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种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牲畜误食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危害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