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社会舆论对女性创业的非议
人们喜欢在各个领域里比较男性与女性的不同,青年与中年的不同,甚至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不同。这是一个分类的社会。不但垃圾被分类回收,连人自己都被分类使用。老太太被放置在这边,老头子被放置在那边,小男生被安排到这里,小女孩被安排到那里。人类因自身的多样而产生划分族群的念头,却在划分的过程中逐渐遗失了自己的多样性。
人不该被分类,更不该被定义。
让人无可奈何的是,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即便不该,却仍在发生。
我们反对人被分类,却无法改变人在社会活动中下意识地归类。不光是为别人归类,更多的,为了寻求一种集体感,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为自己寻找社会站位。是的,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所谓的同伴,但反过来,我们同时也局限了自己,无意识放弃了许多种可能。
而歧视,正以归类为前提不断发生。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歧视实际上是不同的利益群体间发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和行为,它的发生一般由歧视方与被歧视方这两种利益群体构成。通常情况下,歧视方出于对自己地位的维护,担忧被歧视方会对自己的地位、权力、利益、文化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造成威胁与挑战,从而在言论甚至行为上对被歧视方进行中伤、丑化、隔离,极端者还会对其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归根结底,歧视实际上是歧视方在寻找一种表面化的借口来掩饰自己说不出口的理由,使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维持下去,以此达到维护自身的地位、利益、权力、文化、习惯的目的。这些看似有理有据的贬低,只要仔细思考,都是极端自私的外化。
但让人遗憾的是,人类就是这样一种依从于习惯的生物,就算是面对心知肚明的错误,也总是无可奈何地被“传统”两个字打败。
“错就错了呗,千百年不都是这么错过来的……”说得仿佛错误会在时间里被酿成正确一般。
女性的地位,就是在这样遮遮掩掩的男权主义和得过且过的女权口号中,上升得艰难且缓慢。女性创业也因此充满了社会舆论的阻碍,即使女人终于突破心理的弱势,也总是被现实的枷锁无声掩埋。
社会舆论往往是社会主流制造出来的噪声,它不代表正确,却无疑是一种压力。
女性创业这一行为在社会舆论里常常被污为“不安分”,舆论用杂声捏造女性创业者的形象,她们激进、泼辣,没有女人味,强势得仿佛别人都欠她们的,总是一心扑在事业上,只有利益,没有感情,也没有家。
舆论塑造着虚假的创业女性形象。让正在创业的女性被误解,让准备创业的女性被吓退,让创业女性成为众矢之的,不被看好,也不被尊重。
调查数据显示,社会上对于女性创业表示赞赏的仅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0%,40%的被调查者则希望社会可以公平地对待女性创业,而有20%的被调查者反映在女性创业的过程中遭遇了社会的性别歧视,也有18%的人认为,社会舆论对于女性创业的声音是不公正的。社会舆论对于女性创业的不断污名化非常严重地影响了这一正确的社会趋势,60%的女性创业者都在竭力呼吁社会应该给女性创业更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更公平的待遇。
最可怕的是,在舆论的攻击和对女人的偏见的影响下,创业中的女性在融资上遇到许多困难。许多投资者甚至不看项目,仅仅因为创业者是女性而放弃投资。虽然有关部门可以提供“小额贷款”,但手续繁琐,担保困难,不容易办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再好的创新技术也难以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0%以上的女性创业遭遇的核心困难就是“资金短缺”,而在失败的女性创业者中,30%都是因为资金问题而遭遇滑铁卢。社会的偏见习惯性地质疑女性的赚钱能力,这种质疑甚至导致社会不给女性尝试赚钱的机会,因为没有机会而无法赚钱,再因为没有赚到钱而更加受到质疑。女性创业就在社会舆论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艰难发展着。
朱敏熙最近正在找钱的过程中焦头烂额,她说起这个就是一肚子火:“都什么年代了,口口声声还是不信任女性的能力。当初创业的时候就是这样,从父母,到男友,甚至我的同学,都跑来劝我说,你不行的,你一个女生,哪能扛得住创业这么大的事情。连我的闺蜜都说什么,如果我创业了,人家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真的不懂,创业和就业有什么不同,我想做的事情没有单位可以让我完成,那我就自己完成,这又有什么不对呢?”
朱敏熙办的是一家婚礼设计公司,门面已经打点好,员工也已经到位,手上早有了好几套拿得出手的成果,上门的预定根本没有停过,现在她们手上的工作已经排到了明年。
“我觉得这样不行,规模必须要扩大了,不然很多生意会被竞争对手抢走。所以我现在正在寻找投资,希望可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扩张。我们目前的数据都很优秀,未来的规划也很清晰,可是我拿着资料上门,那些投资人只问,你是老板吗?我说是我,我是老板,然后就多半没了下文。有些人还装模作样翻一翻材料,有些人直接就送客了。我不懂,偏见的力量为什么可以这么大?”
这是很多人都不懂的问题。
女性创业者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舆论里砥砺前行,她们无视着非议,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
经过众多周折,朱敏熙最后终于找到了投资人,300万的投资让她的婚礼设计公司的档次与规模直线上升,现在,她已经在全国有了八家分店,许多投资者上门希望可以与她合作。她从社会舆论的劣势里,走出了一条闪亮的成功之路。
女性创业小贴士
舆论塑造的虚假的创业女性形象,必将被真实所打破。作为创业女性,我们一定要增强自己的社会存在感,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