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5年09月26日
二、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路基开挖或堆填,会改变局部地貌。在地质构造脆弱地带易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石灰岩地区易引起岩溶塌陷,在高寒山区易引起雪崩等灾害。
2.开挖路基有时会影响河流的稳定性。例如,大量弃土倾倒入河谷、河道,使河床变窄,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3.公路建设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高速公路,工程量大、施工期长,其施工场地、运输便道、生活设施等用地面积更大,因而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路面对植被的长期破坏,路基两侧对植被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在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种植被破坏会加剧荒漠化或水土流失。对森林、草地的破坏,会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另外,公路建设有时还会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产生不利影响。
4.对城镇、乡村、农田及各种建筑设施产生了一定影响。有时还会对历史文物产生不利影响。
5.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如引起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植物污染及噪声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
通常,山区公路建设难度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比平原地区大。而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对人工生态系统影响明显。选线不当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态失调,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公路建成营运后,沿线经济带的开发引起人类活动的增加,也将成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调的新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