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染整技术》是高职高专染整技术专业以及高等学校独立学院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统一教学大纲,由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及资深教师编写的。该套教材按照纺织品加工内容共分为四个分册:第一分册为前处理分册,第二分册为染色分册,第三分册为印花分册,第四分册为后整理分册。
本教材为《染整技术》前处理分册,在系统介绍各类纤维制品前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尽可能结合当前行业的生产实际和最新发展,增加了较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成熟的新型前处理技术,突出项目化教学方式,重视技能的培养。
教材共设置了7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学习情境3中学习任务3-1和学习情境5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王华清编写;绪论、学习情境2(除学习任务2-2)由王华清和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林细姣编写;学习情境3中学习任务3-2由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杨秀稳和淄博大染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刘伟编写;学习情境4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夏建明编写;学习情境2中学习任务2-2及学习情境6由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季莉编写;学习情境7由夏建明和宁波华科纺织助剂有限公司夏韶东编写;附录由王华清和夏建明编写。
全书由王华清担任主编并统稿,季莉、夏建明担任副主编。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染整前处理资料和文献,尤其是国内印染界前辈所出版的相关著作和文献;参加编写的老师有纺织院校染整专业的老师,也有纺织染整行业的技术骨干,他们也提供了很多资料,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3月
课程设置指导
课程名称 纺织品前处理工艺实践与管理(或染整工艺)
适用专业 染整技术
总 学 时 68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一体化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染整技术专业以及高等学校独立学院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的核心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必修课。
课程目的
1.使学生能根据纺织品的风格特点选用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及设备。
2.使学生能根据纺织品的风格特点制定合适的前处理工艺,包括助剂的选用、前处理液的配制。
3.使学生掌握常用纺织纤维制品前处理的加工方法、原理及工艺。
4.使学生能对前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5.使学生能对前处理半制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包括白度、毛效和纤维的损伤等。
6.使学生了解织物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教学指南、项目任务书、项目评价表、教学课件、作业、视频等。通过各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组织: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定组长人选,各项任务以组为单位进行方案的讨论、计划决策以及实施,共同完成。
3.课堂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4.考核:为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本课程采用项目过程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项目过程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包括项目专业知识的应用、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及项目总结报告等)、态度和情感等方面,考核成绩由主讲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定,项目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综合考核主要通过完成期末理论试卷来进行考核,由主讲教师评定,期末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40%。各学习情境的详细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见下表。
各学习情境的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注 1.各学习情境除完成任务的考核之外,还应包括公共考核点的内容。公共考核点内容一般为工作职业操守、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及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2.考核方式可以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或几种方式结合。
教学学时分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