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遵循“理实结合”和“整体育人” 的教学规律,在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阵地的基础上,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相融合多维教学模式。新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愈发受到重视。
(一)学校实践教学
课堂的知识讲授,课堂有限活动范围的充分利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工作。在现有的课内教学活动下,还应以问题的形式、情景模拟形式、热点讨论或主题辩论的形式来强化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结合现实社会的重大事件选择具有代表教育意蕴和典型作用的影视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问题,在观看后让学生“演绎”历史,并一起与学生交流心得、交换意见,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修养。同时,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是对课内实践的延续和补充,利用学生的业余和休闲时间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被誉为“休闲学”之父的美国学者凡勃伦在他1899年发表的《有闲阶级论》提出“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3]所谓休闲教育就是一切以愉悦自身、放松心境为前提,以完善人格魅力,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人生阅历为内容,以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目的,并带有一定教育意义,对自身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休闲娱乐活动和学校教育教学。休闲教育在构建学校校园文化,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学合理的休闲教育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放松心情,让学生与教师在参与休闲活动之时迸发出灵感的火花,这既提高了师生的科研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欢乐之中掌握和运用知识,又增进了师生感情,并促成师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开展休闲教育使学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品质的同时将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这样既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又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社会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将社会实践定义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中介和手段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4]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是根据各个高校自身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包括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大学生理论宣传会、大学生社会服务、大学生参与军民建设等活动,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家国情怀、正确的政治立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理论储备优势,增长大学生的深入群众、面向基层、服务于社会的经验与能力。所以,需要开展主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研究形式来强化学生的内在社会能力。社会服务:是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服务活动。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个人可以,组团队亦或是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到社区、街道进行社会服务活动;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包括无偿献血、公益捐款等。这些都是为增强学生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所进行的自觉的社会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实践活动的参与面。社会调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到一些具有典型的地区考察和调研,再根据学生上交的调查报告进行总结和交流。虽然这一形式将带给学生直接的验证和真实的体验,但多数学校实施的社会调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一是让学生依然感到枯燥乏味,二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对此,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从高校资源实际出发进行参观考察。例如,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就负责联系参观调研的地点,精心布置考察的最优选择;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就帮助制定调查的主题、设计调查问卷等。
(三)专业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意指思政课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实习与实训中,渗透到职业伦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落脚点,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能力;二是更要落实到将来学生的社会行为和职业行为上。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寻求学校与企业间可开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在实现师资、专业等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夯实企业的文化理念与精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构建与创新,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首先,校企合作改进了实践教学的形式。企业实习是开展校企合作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所了解的学生情况,制定好实践教学课程的主题,让学生带着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想要探索的问题去到企业,通过实地调查、参与生产实践活动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的管理,切身体验企业员工的艰辛劳作,深入学习和体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职业道德”等问题,以此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任务。其次,校企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要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的一个前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这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掌握自己领域知识的同时,还要主动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这样就能在把握专业课程的发展上为两种实践活动的结合奠定理论基础。最后,校企合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评价。校企合作突出了主体性、职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注重职业素质,那么就要对学生在学校、在社会和在企业的思想道德修养、实习行为表现进行综合考核,突出实践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