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内涵与优势

一、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内涵与优势

培养大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系指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观察、分析、研究科学现象并作出科学判断的一种活动。在大学生科研活动中必然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内容,大学生通过对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形成现代科学精神,如追求真理、捍卫科学、献身科学、造福人类、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等精神和心理,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中进行思政教育蕴涵两个层面的内容,即“科研”和“思政教育”。“科研”即从事科学研究探讨,对已知事务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出新的规律和内容。“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方向问题。“思政教育”主要侧重于大学生人格的养成、品格的塑造和素养的提升。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中进行思政教育有如下几层含义:一是学校结合科学研究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科研意思和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实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科研之中的育人理念。[14]二是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中进行思政教育,就要求“高校广大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研工作中对学生产生有益帮助和积极影响,是一种有目标、有责任、有意识的教育引导行为,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15]三是要遵循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立足于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不仅关注大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连续性和持久性。[16]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中进行思政教育就是在通过指导大学生参加科学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研能力,实现育人育德的目标。

在高校,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进行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科学精神熏陶,大学生科研活动可以直接给予科学精神的熏陶,如培养大学生探索求知的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密切配合的协作精神等,二是科研伦理渗透,在培养大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中,大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科研道德和科研伦理的重要性,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科研伦理渗透,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三是增进认同,科研活动与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大学生通过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增进对科学真理的理解和体认,增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四是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在科学的探索和发掘过程中,可以养成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消除迷信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确立。五是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素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心理生理素质等,大学生通过培育科研能力和意识,参与科研活动,能够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