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碾子

1.石碾子

许家山村有一副石碾子,位于村口东北侧,从牛头水库大坝左侧往下走约30米的地方。

许家山村的石碾子建于清代,是当地村民重要的碾谷工具。碾槽直径5.13米,碾盘直径1.26米,中间有一个孔,塞着一块木头,木头两边各有一个圆柱木轴,长约4米。村民在两轴的顶端系上绳子,再在牛头颈套上牛轭,让牛拉着碾盘转动。

碾米的时候,将稻谷倒入碾槽,村民一边赶牛一边翻着碾槽里的谷子。牛拉着沉重的碾盘一圈圈地转,经过无数次的翻动、碾轧,稻谷外面的壳衣渐渐破裂脱落,然后用刷子把碾槽里已经碾出的米和砻糠清理出来。

因为碾出来的米和砻糠混在一起,所以必须用风车和米筛把它们分离。这种用畜力碾出来的米,保留了更多营养成分。现在,人们要想吃到这种米还挺不容易的。

许家山村完整地保留着当年碾米用的这副石碾子。庞大的碾盘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在2012年3月26日被列为宁海县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