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采石场遗址
2025年10月13日
5.采石场遗址
在许家山村东北侧的村口处,有一方波平如镜的水塘,这是因许家山人几百年来的采石活动形成的。据记载,侏罗纪时期浙东地区发生区域性大断裂,火山喷发,滚滚岩浆涌出地面,冷凝后形成了地表的流纹玄武岩。村民们建石屋时便就地取材,因为玄武岩层层叠叠,是天然“生长”的,不用炸药,一个人用钢钎撬或几个人来抬就行。撬起来能抬得动的就运走,抬不动的就用大铁锤砸开。因为砸起来的声音当当响,颜色又似青铜,所以村民们就叫它“铜板石”。村民们用铜板石砌墙,用铜板石铺路,用铜板石筑桥,用铜板石扛起门洞,用铜板石搭路边坐凳,用铜板石圈砌水井,甚至地基避水也用铜板石做隔断。家里的洗衣板是铜板石,台阶用铜板石,道地用铜板石。经过几代人的采挖,采石场成了一个露天的石塘,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深达10多米,两侧大山夹峙,中间一道峡口。1958年,村干部利用石塘的优越条件,在峡口处筑起了大坝,建成了一个蓄水的山塘水库。
山塘水库外的峡口两边,是许家山人祖祖辈辈开挖出来的层层梯田。山塘水库灌溉着这些梯田,既美化了村庄的环境,又可以让村民养家活命,真是一举两得。现在山塘水库边的山体上,到处可见平整的铜板石,层层叠叠的像千层饼一样,青灰色的石头上还点缀着小野花。
此地是许家山村观赏自然风光的绝佳之地,站在峡口大坝上,远近风光尽收眼底,有一览众山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