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民间饮食

2.民间饮食

许家山农嫁十二碗

许家山农嫁十二碗是许家山人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形成的。它始于何时无法考证,最初是秋后农民庆丰收宴请乡邻亲友的,后来发展为婚娶、祝寿、迎春以及办丧事时的筵席菜品。一般以当地的猪、鸡、鸭、鱼和自产的蔬菜瓜果为原料,烹制丰盛而朴素实惠的菜肴,凑成“十二大碗”。据说十是顺,二是利,寓顺利之意。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豪爽,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其特有的风味和特色,与大城市酒楼类似的菜品大不相同。

许家山农嫁十二碗为紫气东来(紫衣花生)、金玉满堂(菜干洋芋)、时来运转(石磨豆腐)、红红火火(石锅肉)、年年有余(西林有机鱼)、三阳开泰(山羊肉)、百事如意(百草鸡)、慈孝感恩(阿婆饼)、事事称心(时令蔬菜)、出人头地(野生山笋)、健康长寿(晶筋番薯面)、和和气气(山粉羹)。

紫气东来(紫衣花生)。花生具有滋补益寿之功效,被人们誉为“长生果”。花生仁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卵磷脂、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元素,营养成分比例适宜,药用价值也很高。食之可以起到开胃、健脾、润肺、祛痰、清喉、补气等功效。其营养价值可与鸡蛋、牛奶、瘦肉等媲美,且易于被人体吸收。许家山的花生属小种花生,果衣呈紫色,寓意紫气东来,无论炒、炸、煮,吃起来都十分香糯。

金玉满堂(菜干洋芋)。原料朴素,制作简单。菜干洋芋是许家山人的家常菜,一年四季都吃。特别是五六月,洋芋新上,新鲜的菜干也刚晒好。把洋芋切成滚刀状,热锅里放点猪油,放入洋芋菜干热炒,然后加水烧煮,吃起来真是香糯可口。每当劳作回来吃上一碗,可谓既充饥又解馋。洋芋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维生素等。中医认为洋芋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作用,对胃溃疡、习惯性便秘及皮肤湿疹等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且洋芋又有“生长之母”“第二面包”的美誉。而菜干,虽然看起来不美观,蔫不拉唧的,但依然保持一定的营养价值,经汤汁浸润后会重现绿色,与洋芋烧煮,可谓相得益彰。因烧煮后的洋芋金黄剔透,菜干绿意盎然,故名金玉满堂。

时来运转(石磨豆腐)。豆腐是我国炼丹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时至今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高蛋白,低脂肪,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生熟皆可食,老幼咸宜。许家山豆腐选用自种的黄豆作原料,以山泉水为浆汁,制作工艺更胜一筹,所以做出的豆腐晶莹、白嫩、润滑,入口即化。因通过石磨的不断旋转将黄豆磨成豆汁再做成豆腐,故名时来运转。

红红火火(石锅肉)。石锅古来有之,在石器时代就开始用来煮食物。经过高温的烹饪,石锅中所含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逐渐渗透到烤肉中,而食材则保持原汁原味。因为许家山人制作这道菜时常用柴爿、柴株(宁海方言,柴株即树桩)在锅下烧旺火,故名红红火火。

年年有余(西林有机鱼)。许家山缺水,因此鱼也不多,如有客人来,大多用溪坑里的小鱼或到茶院街上买点咸鱼待客。随着西林水库的建成,淡水鱼也成了许家山人餐桌上待客的家常菜。西林水库离许家山不远,水量充沛,四季不涸,四面环山,生态优良,因此水库中的鱼质量较高。“鱼”与“余”谐音,故名年年有余。

三阳开泰(山羊肉)。许家山人利用村庄地处山区、草木丰茂的优势,在养猪、养牛、养鸡的同时,也把养羊作为副业。许家人养羊有两个目的:一是赚钱,一年养几头羊,快过年时拿到茶院、力洋去卖,会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二是自家吃,平时当然是舍不得吃的,只有到了年关,杀几头自家的羊,把卖剩下的留下,既可以待客,也可以自己尝尝荤腥。因其羊长年放养在山上,以鲜草为食,故肉质特别紧致、鲜美、膻味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具有补虚助阳的功效,有“药肉”之称。“羊”与“阳”谐音,故名三阳开泰。

百事如意(百草鸡)。许家山人的鸡长年放养在山地上,以谷物、草虫为食,肉质特别细嫩、鲜美。如果与黄芪、当归、党参等名贵药材同烹,药食同源,更具有补血、补气的功效。如果加上葱姜炒烩,香气可弥漫全村。许家山的鸡在餐桌上是一道名菜,平时轻易不上,只有招待尊贵客人时才上。那又肥又嫩的鸡腿,更非尊贵的客人莫属。百草鸡寓意百事如意。

慈孝感恩(阿婆饼)。阿婆饼用许家山的特产山粉制成。先把花生米、萝卜丝、笋丝等炒熟,并备好蛋丝,然后把山粉调成糊状,掺入馅料,搅拌均匀。把锅烧至七八分热,倒入油,然后把调好的山粉放进锅里煎,以里熟外不焦为宜。吃起来香软适口,可当点心,亦可当主食。传说古时许家山一户人家的婆婆千辛万苦把自己的儿子拉扯大,可自己因为年老体衰,牙齿脱落,连普通的饭菜都嚼不动了。儿媳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苦思冥想,终于发明了这道阿婆饼,得到了婆婆的赞赏。取其意,故名慈孝感恩。

事事称心(时令蔬菜)。许家山村地处山地,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每一季节都有时令鲜蔬。譬如春有笋,夏有土豆,秋有瓜,冬有萝卜。不管客人什么时候来,许家山人总会用最时鲜的蔬菜招待客人。有的菜园就在厨房外,这边锅烧热了,那边就到门外摘点菜蔬炒炒,菜叶上还沾着露水,极其新鲜。“时时”与“事事”谐音,故名事事称心。

出人头地(野生山笋)。许家山地区多山,山上多竹,特别是那种野生的细竿山竹。每当春天来临,漫山遍野都是破土而出的野生山笋。许家山人也常成群结队上山采野山笋。笋可以鲜食,也可以晒干。鲜食时可以做笋烧咸菜、笋烧土豆,口味极鲜美,有一笋鲜百菜之说。取其拱破冻土,生机勃勃之意,故名出人头地。

健康长寿(晶筋番薯面)。许家山盛产番薯,所以番薯面是许家山的特产之一。许家山的番薯面柔韧、晶莹,有“水晶面”之誉,并带着一股番薯特有的香味。可以单独烧煮,也可以与土豆、青菜、萝卜一起制成番薯面羹。因其绵长柔韧,故名健康长寿。

和和气气(山粉羹)。山粉羹用许家山特产山粉为主原料。先把花生米、笋丝、蛋丝等佐料备好,用沸水烧熟,同时把山粉调成糊状备用。待锅中的佐料熟透,调好咸淡,然后缓缓倾入山粉糊,要一边倾倒一边不断地用筷子在锅中搅动,使山粉糊均匀地融入沸水中,直至变成稀稠适中的羹。因羹中的佐料友好地融合在一起,故名和和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