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俊华
2025年10月13日
2.王俊华
许家山王姓从茶院乡下王村迁居而来。许家山的王姓先祖中,有一个人很出名,那就是有“江南书布袋”之称的王俊华。
王俊华,名伷,字俊华,元中期出生于宁海柘浦(今茶院),从小嗜学成癖,遍览名家著作,元末隐居乡中,以执教为生。因其学渊品端,上门求教者往来不绝。读书人以能从其学为荣。明朝洪武七年(1374)被地方举荐入仕,任衡州(今湖南衡阳)府学教授,既是主管一府教育之官员,又是府学中的主要教师。不久调任绍兴府教授。当时正是烽烟初熄之际,人心尚未稳定,百姓对教育不重视。王俊华每到一地,均谆谆诱导,言文化之重要,知识之价值。视学子若子女,经常出俸禄资助家境困难学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才为朝廷所用。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秩满入觐,命侍朝备顾问。古人崇尚天人合一,认为星象变化能预兆人间的祸福,每年皇帝因偶尔出现的天文异常现象而征召全国学者分析国家的吉凶,王俊华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自己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发表了洋洋洒洒的论述。朱元璋听后十分佩服,曰:“好一个江南书布袋。”“江南书布袋”称号由此而起,王俊华声名大振,时人都知道有一个宁海人,他的脑子中装满了知识。
此后,王俊华被朱元璋提升为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职务,这是专为皇太子设置的属官,负责太子的教习和咨询。明代著名学者戴冠曾对王俊华作过这样的评价:“自国家设教以来,文学行谊,无出俊华右者,真一时师儒之楷模也!”
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春,受皇上之命与刘三吾、张信等编纂历代帝王事迹。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会试后,应诏命与张信、侍讲奉化人戴德彝等再考下第卷。又着手编《洪武故事》一书,朱元璋想以此为自己的一生歌功颂德,王俊华不肯违背历史,秉笔直书,触犯了龙颜,但皇帝慑于他的威望,没有治罪,只是免职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