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副文本功能的典籍英译

二、重视副文本功能的典籍英译

副文本(paratext)[59]只是相对于正文文本而言,指协调正文与读者关系,提供与正文相关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材料的文本,包括书内副文本或伴随文本(peritext),例如封面、标题、序言、前言、注解、注释、附录、后记、装帧等。汉语典籍不仅思想意义十分丰富,还涉及深厚的思想文化背景知识,英译汉语典籍仅仅依靠语言转换难以完整传达原文文本蕴涵的意义,造成不对等现象的泛滥,阻碍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因此,在英译汉语典籍时,译者通常充分利用序言、前言、注释、附录等提供相应的文化背景介绍,以帮助读者获得更为准确的认识。纵观本阶段的《中庸》英译,可以发现本阶段译者格外重视副文本的运用,辜鸿铭、休中诚、理雅沃与金诚昆、林语堂的译本无论是前言篇幅还是注释篇幅都远超正文篇幅,他们充分利用前言、注释、附录等,不仅详细介绍了《中庸》文本的思想文化背景、儒家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中庸》作者真伪之辩、写作年代之争、对中国思想传统的影响等,还详尽阐释其关于儒家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异同,抒发其关于世界文明如何发展的看法等,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西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障碍,拉近了读者与原著的距离,促进了对原文本的理解,副文本在典籍英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