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将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可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特别是20世纪末期,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引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成为中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之一。在我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着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信息化,从“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到“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再到“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一年产生的信息量可能超过人类历史产生的信息量的总和。海量的信息更迭加快,无效信息增多,有价值的信息获取难度加大,如何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发现、吸收、利用和创新信息的能力。近年来,彝学研究和文献信息检索研究发展较快,成果较多。随着数字化、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彝学研究门户网站、微信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但海量的网络信息参差不齐,给人们获取所需信息增加了难度,也对彝学研究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道德和娴熟的信息能力。因此,开展彝学研究,首先要对彝学资源的规模及分布、类型结构现状,以及论文发表情况等进行调研。目前关于彝学信息检索的研究仍是空白。
本书是一本关于如何查询、获取和利用彝学文献信息的工具性书籍,主要面向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大学生,旨在培养广大彝学研究者和高校彝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彝学研究各类资源,掌握彝学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策略和步骤,使其面对海量的文献资源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查找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也就他们如何写作与发表彝学学术论文提出对策建议,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和开展相关研究打好基础。
本书由孟丽涛、杨梦晓、杰觉伊泓共同编写,其中,孟丽涛任主编,负责全书统筹,杨梦晓、杰觉伊泓任副主编。张睿负责封面设计及图片处理。本书的研究因入选西昌学院2018年“两高”人才科技支持计划而启动,其出版得到了西昌学院“两高”项目的资助。本书是项目组合作的成果,得到了许多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云南大学出版社为该书的审稿、编校及出版提供了帮助。在此,我们向各位参编人员及课题组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撰写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和网络资料,借此机会向书中提及及未提及的被引参考文献作者、被引网站表示诚挚的谢意!
囿于作者的学识与水平,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编 者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