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摘 要

三、摘 要

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精华浓缩,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中文摘要字数为100~300字,一般不必分段。摘要在全文完成之后写,研究性论文的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发现)和研究结论四要素,综述类文章的摘要的内容主要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则及这些规则是如何应用的、数据综合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

摘要在关键词之前,紧跟在作者单位的下方,一般采用有别于正文的字体和小一号字号。

(一)摘要的主要功能

摘要的主要功能包括:①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让读者在了解到文章的主要信息后能尽快判断是否有阅读全文的价值,节省文献查阅时间。②便于科研人员和数据库检索。随着电子文献的普及,摘要成为数据库介绍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

(二)摘要的分类

摘要可以分为:指示性摘要,只提出文章论述的要点;报道性摘要,较全面地报道课题的研究内容、论据、研究结论等;报道—指示性摘要(综合性摘要),具有报道性和指示性两种摘要的特征。

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也称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文章的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突破。其常见于有较高研究水平的试验研究或学术研究性论文,篇幅为200~300字。

2.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也称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只是简单介绍文章的主要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论文的研究目的,使读者对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其一般适用于创新较少的论文,或者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篇幅为100字左右。

3.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介于上述两种摘要之间,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研究价值较高的部分,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达。其篇幅为200字左右,一般论文推荐使用该类型摘要。

(三)摘要的撰写要求

(1)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按逻辑顺序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句型应力求简单,慎用长句,摘要不分段;语义要明确,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

(2)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新术语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3)科技论文写作时,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

(4)不能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比如题名《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开头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5)不要无谓地重复引言内容,或是介绍本学科领域的常识性知识,也不要简单罗列文章重点。

(6)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第一人称作为主语。比如“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摘要是独立于论文正文存在的、具有自明性的独立短文,应采取第三人称的写作视角,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述方法。

(7)不要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做价值判断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比如,摘要末尾常见的“……对××有重要意义”“……对××有参考价值”“……在××有重大突破”“……对××做出了贡献”等自我评价。任何科研活动都要秉持客观、严谨、公正的精神,研究结果有没有意义、价值、突破或者贡献,取决于接受读者、业内专家的评价和实践的检验。摘要写作和论文写作都要避免这种不恰当的盲目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