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表 格
表格是为了将研究对象分类并记录数据进行研究的有效形式,一般表格如图9-2所示。和插图一样,表格是为了更简明、准确地提供论据,更有力地证明论点。表格如果设计合理,就能够很好地美化版面、节省空间。目前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一般要求使用三线表。
图9-2 传统卡线表的构成要素
三线表,是指表格主要由顶线、底线和栏目线三条线组成的表,并不是说表内只能有三条线,排版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栏目辅助线,但依然称作三线表。表中除顶线和底线稍粗而外,栏目线和辅助线都是同样的细线,如图9-3所示。
图9-3 三线表的构成要素
(1)表序和表题。按表格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给出表1、表2……的编码就是表序。在大型分章节的论文中,表序经常按章节编码,如第九章的表1可以写作“表9-1”或“表9.1”。如果某篇文章全文只有一个表格,就写作“表1”。表题是对表格内容的说明,应当简洁明确,位置在表序后空一个字距。表序与表题在表格正上方,应采用小于正文半号的字号,字体加黑或者直接选用黑体。
(2)项目栏。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是项目栏,反映表格中各种信息的特征和属性的内容就是栏目,由量的名称和单位(量/单位)组成。多层次的栏目之间用辅助线隔开。
(3)表身。底线以上、栏目线以下的部分叫作表身,其容纳了表格内大部分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表身内的数字一般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应把单位符号和百分号归并在项目栏中,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表示。如果表内数据的单位都相同,可把共同的单位标示在表格顶线上的右上角。表身中,数据如果属于同类栏目,应当数位上下对齐。表身栏目下数据的空白处,表示未测或无此项,“—”表示未发现。数据很多,需要分类明示时,可用辅助线分开。
(4)表注。有时需要对表身内的信息做进一步的说明,而空间有限时,就可以在底线下做简短注释,这就是表注。表注有多条时,可以按编号顺序排列。
(5)横表分段。表格横向项目过多而竖向项目较少时,可以将横向项目截断,转排呈上下叠置的几段表,段与段之间用双细线隔开,每段的竖向栏目要重排。以下以《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中《心理学报》历年被引论文篇数统计表为例说明,如图9-4所示。
图9-4 横表分段示例
(6)竖表转栏。表格竖向项目过多而横向项目较少时,可以将竖向项目截断,转排呈左右叠置的几段表,段与段之间用双细线隔开,每段的横向栏目要重排,如图9-5所示。
图9-5 竖表转栏示例
(7)和插图一样,表格也应尽量随文编排,具体位置在正文中第一次提到它的文字段落后边,不可以先见表格后见文字。
(8)如果表格过长,在一页内排不下时,就需要使用续表的形式,具体做法是在表格适当处断开并用细线封底,次页重排表头,并在表头上方居中或左边注明“续表”。
(9)如果表格过宽,可以采用卧排表的形式,原则是表顶朝左,表底向右。如果卧排表太长,也可以采用续表的形式。
(10)如果表格宽度相当于两个页面宽度时,可以考虑采用对页表的形式,即从双页跨单页的排法,这样才能使表格处于同一视面内。对页表太长,也可以采用续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