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彝学概念
2025年09月26日
一、彝学概念
彝族文化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西方学者(传教士)在彝族聚居地开展的人类学田野考察,而国内学术界对彝族文化的关注则始于20世纪初。历经一个半世纪数代学者的共同努力,彝族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独特的彝族文化构成体系。[1]而彝学是一个新概念,20世纪以来,因彝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彝学应运而生,在80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一个热门名词。2011年,白兴发教授的《彝学研究:成就、现状与创新发展》一文,对中国彝学研究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对彝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关于彝学及彝学研究的概念,当时的很多彝学研究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他对彝学下了一个简单的界定:“彝学研究,简称彝学,是以彝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之中尚属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从学科意义上而言,彝学研究不是一个自主独立的学科,是利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对彝族进行综合性的研究。”[2]2013年,王菊的《从民族认同看新时期凉山彝学发展》一文认为,彝学是一门研究彝族的学问,涉及一切以彝族为发展主体和研究对象的领域,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信仰等各个方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