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Foreword
造齐之蓬瀛,筑鲁之桃源——勾绘齐鲁大地上的诗意风景
齐鲁大地,揽山海之胜,得河泉之秀,独特的地理区位,壮丽的自然风貌,让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齐鲁深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为这片大地铭刻了独特的园林基因。《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儒家文化为山东园林烙印的人文精神;《史记·封禅书》中“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是封禅文化为山东园林建立的人与自然的联系;《史记》中“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是道家文化所描绘的“一池三山”的传统园林布局;《尚书·禹贡》中“海岱惟青州……岱畎丝、枲、铅、松、怪石”,是海岱文化奠定了山东园林的传统造园因子。此外,东巡文化、海防文化、诗书文化、牡丹文化等多元、兼容、绵延不断的齐鲁文化也为山东园林融入了丰富各异的地域特色。茫茫沧海、巍巍泰山、泱泱黄河、涓涓清泉,以齐鲁大地自然环境为基底的风景园林营造,不仅是山东地域文化的体现,更是齐鲁文化体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为传承和延续山东园林的历史文脉,赓续生生不息的齐鲁文化基因,推动山东园林规划设计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山东省建设工会、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了山东省第四届园林绿化创新规划设计竞赛,并邀请全国各地的园林专家对123个参赛项目进行评审,最终共评选出获奖项目72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1项、佳作奖15项。
本书将此次评选活动中获一、二等奖的实施作品收录编撰成册,以展示近两年来山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果和园林营造状况,其中涵盖了各大知名设计院在齐鲁大地的上乘之作。收录作品中既有地域历史人文的厚度,又有自然生态修复的广度;既有城市更新建设的精度,又有区域全龄友好的温度。“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是园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认知和实践过程的显现;“造齐之蓬瀛,筑鲁之桃源”,是我们对齐鲁大地的造园愿景。孟兆祯先生在《文心:城市山林的内质》一文中,提出“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和中国园林特色是“景面文心”,是“意在手先”的“文心”思维。借此平台,望能够深入挖掘山东各地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传统特色,将其融入园林建设中去,守正创新。同时,促进山东园林行业水平的共同提高和有效交流,分享经典案例,共推山东园林新发展。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