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设计
在恢复山体生态风貌的前提下,整体构建“一心三轴四区”的景观结构。
(1)一心:境水映秀
境水映秀是入口区的核心区域。圆形水池内置圆形铜钵,钵内水盈则溢,垂成水幕;铜钵内静水面倒映佛慧山壮丽景观,颇具禅意。
(2)三轴:开元胜境、峰峦叠翠、梅香漫溪
开元胜境:位于开元寺入口中轴线,由北向南包括开元广场、枫林大道、境水映秀等三处景点,承担游客集散功能。开元广场结合整体山势,设置在入口与佛慧山主峰之间的轴线上,设计为上升式台地广场,视线焦点处设置一座仿古石质牌坊,是入口区域的标识景观。为强化景观轴线的纵深感,开元广场和枫林大道两侧列植大乔木银杏和五角枫,秋季观赏效果尤佳。
峰峦叠翠:利用地下停车场顶部生态绿化区域形成林下休闲游憩空间,结合两处地下车库之间的高差设计为台式花园,与远处的佛慧山连绵山脉形成峰峦叠翠的景观。
梅香漫溪:利用泄洪沟打造生态旱溪,在高差处结合跌水自然过渡,局部扩大形成雨水花园,增加雨水蓄渗,涵养水源,为山林中的生物提供水源。周边结合山势,错落栽植榆叶梅、红梅、腊梅等,突出表现梅香漫溪的特色意境。
(3)四区:入口景观区、休闲游憩区、生态恢复区、配套服务区
入口景观区:台地广场和轴线景观形成入口景观区,列植的乔木增强轴线纵深感。
休闲游憩区:结合车库顶板设置的休闲游憩停留区。
生态恢复区:以植物种植为主,延续山体风貌,恢复山体生态的保护区。
配套服务区:结合地下空间设置以功能性为主的区域,包括地下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
整体规划设计延续佛慧山独特景观风貌,用近自然、群落式、低维护、可持续的园林手法恢复自然生态空间,营造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原生态景观。深入践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为市民打造山城一体的共享开放空间,塑造“山色入城的窗口”,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