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绿化工程

3.绿化工程

方案中充分尊重现状,将原有行道树(法桐)、两侧毛白杨林、栾树、银杏、雪松等保留80%以上,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景观格局和绿化分布。在整个道路景观总体风格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简洁、明快、流畅,并富有节奏感,注重城市道路的动态效果。分车带绿化通过植物的间距、层次、色彩来实现视觉感受的控制,宽度较大的绿带、十字路口等节点进行创新设计,特色植物景观上打造具有辨识性的“金色大道”,选用常色叶、秋色叶、春花等植物类型,营造出“春来百花开,金秋映日暖”的特色道路景观。针对原行道树出现的缺株问题,采取同规格补植,保证其树形和冠型的统一性,使道路景观绿化呈现出较好的即时效果。

在红线内分车带绿化中,注重韵律感、多节奏的种植模式,能够给人带来变化丰富的景观体验,消除驾驶疲劳感。二环北路沿线共有10个小路口,每个道路交叉之间的中央分隔带和机非分隔带在230~350米,方案中充分考虑驾驶员和乘客的视觉感受,结合动态车行视线分析,在保证车行视线安全的基础上,使景观尺度更加适宜合理。

两侧绿带绿化设计首先考虑最大限度保留现状原生树时,同时适当选择树形优美的原生树种,在节点处作为孤植树,与场地形态形成呼应关系;在大面积的原生树下增加硬质铺装,形成舒适宜人的林下活动空间;选择在两排原生树之间打造林荫绿道等不同设计手法。两侧绿化带采用自然式种植形式,体现植物多样和色彩变化,让市民在环境多样中体验“休闲”。在植物选择中,以金叶国槐、金叶榆、五角枫、黄栌等色叶乔木为主,打造植物主基调,并增加白皮松、雪松等常绿植物和绚丽海棠、美人梅、木槿等花灌木,兼顾四季景观效果。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独特性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