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计策略

三、设计策略

1.生态方面,活水汇绿,构建“一山一水”的生态骨架

文人造园,重理水。传统文化以水为载体,通过诗画意境,得以传承。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设计采用低影响开发的手段,通过现状场地的地表径流分析,设计场地的三级淹没区域,依据地形高差打造湖、瀑、河、涧、潭、池、溪七种不同的区域形态。“湖”是点墨湖,在现状矿坑基础上局部开挖,形成大型湖面;湖上设计水上栈道供游客领略水上风光;水岸周边设计飞瀑、绿地、石壁等自然景观,营建生态基底。“瀑”位于点墨湖北侧,设计汇水区,水流从山顶倾泻而下流入矿坑积水潭,利用局部自循环水泵,形成瀑布,打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效果。“潭”,在山体间根据地形及水脉走势汇水为潭,打造幽静澄澈的景观节点和“短棹翩翩绿一莎,碧潭深处几风波”的意境。

2.文化方面,串点理路,以“一路八景”串联文化脉络

设计以绿道串联景点,将威海卫古城八景的意境融入其中,传承地域文化。八景为山楼初旭、东浦渔灯、南溪聚浣、北郭秋砧、奈古雪霁、新堤柳浪、巽阁野望、日岛海市,其中“山楼初旭”位于基地中心位置,是联系各大景观节点的交通枢纽。在该区域设计大面积广场空间供游人集散,采用现代设计手法,以环翠廊、海之广场、初旭台、绿岛抽象化再现环翠楼眺望海上旭日东升的景观印象。

3.经济方面,业态融入,打造“一点五园”的旅游胜地

通过节点设计,兼顾场地经济价值,为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基于旅游开发及游客参与的考虑,将丰富多样的业态融入场所,形成以深坑酒店为核心体验点、辐射场地外围五大片区的“重体验”格局。自然散养动物区,依托郊野景观,植入亲子运动主题复合开发;百木园采摘区,可持续策略建议;百草园采摘区,生态多样发展;小轮车比赛区,寓教于乐,创造多重户外空间体验;房车营地区,结合开放空间,引入活动、创造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