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品质量法

三、产品质量法

(一)判断题

1.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

2.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可以另行重复抽查。( )

3.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依法设立,不得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

4.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并处罚金;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

5.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

(二)单项选择题

1.( )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有关部门

C.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2.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 )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

3.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1

B.2

C.3

D.5

4.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保证,而该产品又不符合其承诺、保证的质量要求,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 )责任。

A.连带

B.刑事

C.按份

D.行政

5.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处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 )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A.2

B.3

C.4

D.5

(三)多项选择题

1.( )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A.生产者

B.经营者

C.销售者

D.消费者

2.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产业标准

D.行业标准

3.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哪些职权:( )

A.对当事人涉嫌从事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B.向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涉嫌从事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生产、销售活动有关的情况

C.查阅、复制当事人有关的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D.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4.售出的产品有下列哪些情形,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

A.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B.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C.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D.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5.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哪些情形,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

B.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行为的

C.向从事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当事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

D.阻挠、干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填空题

1.《产品质量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____,用于____的产品。

2.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有____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的,依法追究其____的法律责任。

3.对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____。

4.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____,不得以假充真、____,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5.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____,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____。

(五)简答题

简述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需符合的要求。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6条第2款规定。

2.×,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15条第2款规定,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3.√,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0条规定。

4.×,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56条规定,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5.√,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69条规定。

(二)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8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故C项正确。

2.C,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19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故C项正确。

3.B,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故B项正确。

4.A,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58条规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保证,而该产品又不符合其承诺、保证的质量要求,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故A项正确。

5.B,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63条规定,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处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故B项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

1.AC,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3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故A、C项正确。

2.BD,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13条第1款规定,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故B、D项正确。

3.ABCD,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18条规定,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1)对当事人涉嫌从事违反本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2)向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涉嫌从事违反本法的生产、销售活动有关的情况;(3)查阅、复制当事人有关的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4)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故A、B、C、D项正确。

4.ABC,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0条第1款规定,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2)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故A、B、C项正确。

5.BCD,解析:根据《产品质量法》第65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2)向从事违反本法规定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当事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3)阻挠、干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故B、C、D项正确。

(四)填空题

1.加工、制作;销售。(《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

2.包庇、放纵;主要负责人。(《产品质量法》第9条第2款)

3.不得拒绝。(《产品质量法》第16条)

4.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产品质量法》第32条)

5.缴纳罚款、罚金;民事赔偿责任。(《产品质量法》第64条)

(五)简答题

答: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7条第1款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1)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3)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4)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5)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