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食品安全法
(一)判断题
1.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
2.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
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有权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采集样品无须支付费用。( )
4.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
5.同一企业可以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
(二)单项选择题
1.( )实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A.国务院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2.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 )农药。
A.高效高毒高残留
B.高效低毒高残留
C.低效低毒低残留
D.高效低毒低残留
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 )使用食品添加剂。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通用标准
4.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5.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 )小时内申请复检。
A.1
B.4
C.12
D.24
(三)多项选择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哪些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 )
A.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B.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C.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D.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2.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B.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C.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D.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3.根据《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下列哪些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
A.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B.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C.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D.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4.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A.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B.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C.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D.运输和交付控制
5.关于进口食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
B.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说明书的,经补全后,可以进口
C.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
D.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3个月
(四)填空题
1.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损害消费者____的行为,依法进行____。
2.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____为宗旨,做到____、安全可靠。
3.从事____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____后方可上岗工作。
4.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____,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____,容易辨识。
5.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____、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____及其含量等,并声明“____”。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五)简答题
简述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遵循的规定。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3条规定。
2.√,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3条规定。
3.×,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有权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4.√,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30条规定。
5.×,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81条第5款规定,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二)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7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实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本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故D项正确。
2.D,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故D项正确。
3.B,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40条第2款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故B项正确。
4.A,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65条规定,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故A项正确。
5.B,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88条第2款规定,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4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故B项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2条第1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1)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4)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5)食品的贮存和运输;(6)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故A、B、C、D项正确。
2.ABCD,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26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7)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故A、B、C、D项正确。
3.ABCD,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34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3)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4)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5)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6)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7)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8)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9)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10)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11)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12)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13)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故A、B、C、D项正确。
4.ABCD,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46条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1)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2)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3)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4)运输和交付控制。故A、B、C、D项正确。
5.AC,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7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故A项正确,B项于法无据,错误。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8条规定,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境外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50条第2款的规定。根据《食品安全法》第50条第2款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四)填空题
1.合法权益;社会监督。(《食品安全法》第9条第2款)
2.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科学合理。(《食品安全法》第24条)
3.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健康证明。(《食品安全法》第45条第2款)
4.清楚、明显;显著标注。(《食品安全法》第71条第2款)
5.疾病预防;标志性成分;本品不能代替药物。(《食品安全法》第78条)
(五)简答题
答:根据《食品安全法》第50条规定,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遵循如下规定:
(1)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2)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