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法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

(一)判断题

1.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

4.进口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 )

5.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建立会商机制,进行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 )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

B.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评估

C.制定时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

D.公众可免费查阅、下载

2.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报( )备案。

A.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B.上一级人民政府

C.同级人民政府

D.同级人大常委会

3.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船舶用燃油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渔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处( )的罚款。

A.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

B.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4.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排放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由( )依法予以处罚。

A.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B.税务机关

C.环境污染防控部门

D.环境保护协会

5.国家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实行总量控制和( )。

A.减额管理

B.累加征税

C.限量使用

D.配额管理

(三)多项选择题

1.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 )为依据。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行业协会约规

C.国家经济条件

D.国家技术条件

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时,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

A.听取当地环保协会的意见

B.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C.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递交许可申请

D.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需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

B.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

4.施工单位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 )

A.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围挡

B.施工工地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C.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或者未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

D.施工工地未张贴责任人及应急预案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对下列哪些违法行为进行责令改正:( )

A.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或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B.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

C.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以拒绝进入现场等方式拒不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环境执法机构或者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

D.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单位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

(四)填空题

1.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____和____负责。

2.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____、____、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3.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____责任。

4.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的1倍以上____倍以下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的3倍以上____倍以下计算罚款。

5.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擅自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____依法予以处罚。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1条第1款规定。

2.×,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81条第3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3.√,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82条第2款规定。

4.×,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4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海关责令改正,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走私的,由海关依法予以处罚:(1)进口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的;(2)进口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的原材料和产品的;(3)进口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燃料、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的。

5.×,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5条第1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建立会商机制,进行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预警等级并及时发出预警。预警等级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二)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12条规定,B、C项正确。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1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A项错误,D项正确。

2.A,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5条规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开。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A项正确。

3.B,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船舶用燃油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渔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B项正确。

4.A,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13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排放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A项正确。

5.D,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85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步减少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国家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进出口实行总量控制和配额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D项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

1.ACD,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条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A、C、D项正确。

2.BD,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8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遵守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B、D项正确。

3.ABCD,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6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需要可以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停止露天烧烤、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应急措施。应急响应结束后,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开展应急预案实施情况的评估,适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故A、B、C、D项正确。

4.ABC,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15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工整治:(1)施工工地未设置硬质围挡,或者未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的;(2)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或者未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的。违反本法规定,建设单位未对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或者未对超过3个月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A、B、C项正确。

5.ABCD,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8、99、100、105条规定,A、B、C、D项正确。

(四)填空题

1.真实性;准确性。(《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5条)

2.防治措施;负责人。(《大气污染防治法》第69条第4款)

3.侵权。(《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25条)

4.3;5。(《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22条第2款)

5.公安机关。(《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21条第1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