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锋:晋楚文明》简介
《争锋:晋楚文明》这本书是由.山西博物院编创作的,《争锋:晋楚文明》共有42章节
1
序
时值2018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携手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宜昌博物馆和襄阳市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两周时期,是中国古代...
2
前 言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一直以来双峰并峙,至公元前1000年之后出现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国故地,后叔虞之子改唐为晋。同时,成王亦封熊绎于楚...
3
目录
目 录 序 前 言 春秋时期诸国形势示意图 河汾興晉 江漢育楚 干戈玉帛 大國之路 说晋楚争霸写给山西博物院“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一、时间框架 二、空间框架...
4
春秋时期诸国形势示意图
...
5
河汾興晉
西周初年,叔虞受封唐地,以拱卫王室、藩屏京畿。叔虞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开启晋国600年历史。 进入春秋后,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在激烈的角逐中,晋国始终...
6
江漢育楚
西周成王时,楚君熊绎“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名卑号微,版图狭小。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经营,到熊渠时,楚东向发展,征伐鄂地,占有了铜矿资源。 进入春秋后,楚武王得...
7
干戈玉帛
春秋之世,诸侯并起,争斗不断。晋为中原盟主,楚为江汉强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号令诸侯,双方常干戈相向,先后发生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等大小战争数十起。晋与楚的...
8
大國之路
西周王朝以宗法制和分封制立国,推行“封诸侯、建同姓”的国策,对先贤后代、开国功臣及同姓子弟进行大分封。初封七十余国。随着分封的不断扩大,大小封国遍及王朝域内。 ...
9
说晋楚争霸写给山西博物院“争锋——晋楚文明特展”
北京大学 李 零 最近,湖南省博物馆办了个展览,取名“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我们这个展览也以春秋战国的文物为主,题目叫“争锋——晋楚文明特展”。这两...
10
一、时间框架
首先,看这个展览,我们要有点时间概念。 现在,大家到宾馆大堂办入住,墙上挂着一大堆钟。这些钟是干什么用的?是表示世界各大城市的时间,供你对表。春秋战国,各国记各...
11
二、空间框架
其次,看这个展览,我们要有点空间概念。 我国古代,中国与四国(东、南、西、北四国)相对,没有中国,就没有四国,没有四国,也没有中国。 司马迁的《十二诸侯年表》,...
12
三、晋国的兴亡
城濮之战,楚国来势汹汹,晋文公犹豫不决,咎犯劝他下决心,与楚决战。他有一句名言:“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3
四、楚国的兴亡
图3 晋文侯列鼎 皆与三晋有关。 西周晋器,与典型的西周铜器没有太大差别。春秋早中期,晋国铜器与河洛地区的铜器也风格相近。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以侯马铸铜遗址为代...
14
五、虽楚有材 晋实用之
古书有句话,“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这话本来是说,楚国不乏人才,但都跑到晋国...
15
注 释
[1]伍子胥帮吴王阖闾伐楚入郢和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故事实在太传奇,难怪会成为中国文学传唱不绝的主题。 [2]李零:《读简笔记:清华楚简〈系年〉第一至四章》...
16
江河交融以《九歌·河伯》为例看晋楚文化的关系
山西大学 牛贵琥 江即长江,河即黄河,同源同归,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17
一、晋、楚可以作为南、北文化的代表
如果想要搞清楚中华文明的特征,就得从先秦时代的几大文化板块谈起。导师姚奠中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可分五大块,即秦晋文化、燕齐文化、鲁文化、梁宋文化、楚文化。秦...
18
二、《楚辞》的《九歌》中为何会有北方的黄河之神“河伯”
黄河不是楚地之河流,理应不为楚人所祭祀。《左传·哀公六年》就记载楚昭王不祭河神的观点:“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谷虽...
19
1.苗民的首领为蚩尤
关于苗民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吕刑》:“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
20
2.苗民部族原先居住在黄河以北
以蚩尤为首领的三苗、九黎,原先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地方。这首先可以从“九黎”之“黎”来进行考查。对于《尚书·西伯戡黎》,孔安国之传解为:“近王圻之诸侯,在上党东北。...
21
3.蚩尤与黄帝争战失败后,苗民的一支迁到楚地沅湘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古籍中有蚩尤死于不同地方的记载。如:《史记·五帝本纪》“遂禽杀蚩尤”下,《集解》引《皇览》:“蚩尤冡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
22
4.南楚民间祀“河伯”,源于苗民远祖所居之地的传统
由上所论可知,不论是汉文典籍还是苗族的传说,尽管有一些差别,但有一点是共 同的。即三苗、九黎是活动于黄河以北的部落,在与黄帝部落的斗争失败后,渡过黄河迁往他方,...
23
从九连墩楚墓看楚国高级贵族的生死观念
湖北省博物馆 王先福 楚国是两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诸侯国,从最初“土不过同”、偏处一域的“子男”之国,经过西周时期的筚路蓝缕,春秋时期的开疆拓土,到战国时期成为“地...
24
一、九连墩楚墓的发现
九连墩楚墓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与兴隆镇之间,处随枣走廊中部。因在一条长3公里的岗地上分布有9个大型土墩(俗称坟包)而得名。(图1) 九连墩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
25
二、九连墩楚墓的发掘与整理
2002年,(武)汉十(堰)高速公路建设在选址调线后无法绕避一号墩,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一号墩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前先进行了勘探,在该...
26
三、九连墩楚墓形制
此次发掘的九连墩楚墓由2座墓葬、2座车马坑组成,分别编号M1、M2,CHMK1、CHMKM2。 图4 M1的发掘 图5 M1椁室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 M1...
27
1.M1
方向105°。平面“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坑口东西长38.1米,南北宽34.8米,深12.8米。东设斜坡墓道。坑壁设有14级台阶,其中第一、二级为人工用熟土堆积而...
28
2.M2
南距M1约18米。方向107°。“甲”字形竖穴土坑墓。东西长34.7米,南北宽32米,深11.6米。东设斜坡墓道。坑壁设有14级台阶,其中第一、二级也为人工用熟...
29
3.CHMK1
位于M1西约25米处。南北长52.7米,东西宽9.5米,深2.3米。葬车33乘,南北双排横列;有马72匹。其中6马车1乘,4马车3乘。(图9)...
30
4.CHMK2
位于M2西约27米处。南北长22.2米,东西宽6.8米,深1.7米。葬车7乘,南北双排横列;有马16匹。其中4马车1乘,其余均为2马车。(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