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一直以来双峰并峙,至公元前1000年之后出现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国故地,后叔虞之子改唐为晋。同时,成王亦封熊绎于楚蛮之地,“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楚虽受封于周,然而对宗周的挑战从未止息。春秋时楚庄王问鼎中原,则是这种斗争的戏剧化表现形式。那时晋为中原头号强国,所以晋楚争霸就成为春秋时代最显著的特点。迁延至战国,余绪仍在。

晋楚交争,是江、河两大流域文明的全方位竞争,至今在器物的层面尚可窥见端倪。晋之文化,承继宗周,糅杂戎狄;楚之文化,尊崇周制,浸淫蛮夷,两者南北并立,各领风骚。以晋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和以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明,各自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客观上促成了先秦时代“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