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的《九歌》中为何会有北方的黄河之神“河伯”
2025年09月26日
二、《楚辞》的《九歌》中为何会有北方的黄河之神“河伯”
黄河不是楚地之河流,理应不为楚人所祭祀。《左传·哀公六年》就记载楚昭王不祭河神的观点:“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然而《楚辞·九歌》中却有一篇《河伯》。(九歌: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为何楚国民间要祀“河伯”,为何与楚王观点不保持一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代的《楚辞》研究者。尽管胡文英在《屈骚指掌》中将其解释为楚曾问鼎中原掠地至黄河流域,周勋初在《九歌新考》中归结为屈原出使北方耳闻目睹当地的祀典,然而,王逸在《九歌章句》中既然说《九歌》是“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产物,显然掠地至黄河流域这种楚国历史上很晚的事件、屈原出使北方这种临时性的行为,都不可能使黄河迅速转化为楚国的神祇并成为习俗。实际上,这和民族迁徙有关。简而言之,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的民众,有被称为三苗的苗民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本居于黄河之北,在与黄帝部落的冲突失败后逐渐迁徙到南方,于是其先祖所居之地的神祇“河伯”也就成为祭祀的对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