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这是一本讨论艺术的对话录,书题为《心灵之扉——张道一论艺术》。作者以对话的方式,一问一答,主要是张道一先生论述了对于艺术的见解,特别是人与艺术的关系,以及有关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学家和民艺学家,早年从事工艺美术的设计和研究,对于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的实践和理论潜心研究了三十多年,以后开扩了研究的范围,为我国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和民间艺术(民艺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张先生现在是东南大学艺术学系的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在东南大学领衔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综合研究艺术的艺术学系,并取得了艺术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我国的现代艺术教育开创于1906年,当时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其学科名称叫“手工图画科”,属于师范性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校长(学监)是著名书画家李瑞清,他以身作则,独辟蹊径,不仅为手工图画科亲自上课,并且亲自在国内和赴日本延聘教师,使工艺、国画、音乐等登上高等学校的讲坛。及至20年代,我国的公私立艺术学校已经很多,两江师范也先后改名为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徐悲鸿先生在中大创办了艺术系。近百年来,我国的艺术教育基本上都是沿着一个模式办学,即以艺术实践为主,培养创作、设计、表演、演奏的人才。东南大学艺术学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艺术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进入到人文科学的研究。
本书的特色既非纯理论的研究,也避免了教科书式的模式,而是以通俗的语言着重谈了艺术的理论与艺术学科的建设,深入浅出,涉及的问题很广,有些艺术的理论问题在对话中自然道出,不仅有新意,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张先生是个治学严谨的理论家,在谈话中处处表露出学者的智慧和风趣,听起来可说是津津有味,如坐春风。
提问者是攻读艺术学的博士研究生唐家路,时间在2000年的秋冬。对话分多次进行,由唐家路作了记录和整理,并经张先生过目,有的地方作了补充和修改。为了行文方便,在对话中张道一先生简称“道”,唐家路简称“路”。在整理记录时,唐家路参照了张先生发表过的一些言论,为了表述准确,有的抄录了一些有关的段落,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