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结构的革新:《第十二夜》

(一)戏剧结构的革新:《第十二夜》

该剧讲述的是奥西诺公爵爱上了富有的伯爵小姐奥丽维娅,但奥丽维娅不愿接受他,奥西诺伤心不已。孪生兄妹西巴斯辛与薇奥拉在海难中失散,薇奥拉女扮男装成为奥西诺公爵的侍童西萨里奥,帮助公爵向奥丽维娅求婚。而实际上薇奥拉爱着奥西诺,奥丽维娅则爱上了西萨里奥。西巴斯辛的出现,让众人之间生出许多误会。最后,薇奥拉与西巴斯辛相认,误会解除,两对情侣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在以往的诸多评论中,都认为全剧是围绕两对情侣的情感线展开故事。但回归剧本,我们可以发现全剧的主体情节是围绕奥西诺公爵、奥丽维娅小姐和薇奥拉这三人来铺陈和推进的。被认为是主角的西巴斯辛其实仅有以下几次出场:第一次是在第二幕第一场,西巴斯辛并没有遇难,在朋友安东尼奥的帮助下决定前往奥西诺的宫廷。此前,我们所知的关于西巴斯辛的一切都是通过其妹妹薇奥拉所述。第二次出场时是三幕三场,西巴斯辛与朋友安东尼奥在街道上分别,安东尼奥把钱袋给了西巴斯辛。第三次出场时已到第四幕三场,奥丽维娅错把西巴斯辛认作西萨里奥,拉着他去教堂宣誓。第五幕中,临近结尾,西巴斯辛出现与薇奥拉相认,解除了误会。可见,在《第十二夜》共五幕十八场戏中,西巴斯辛的动作线并不能成为一条主要“叙事线”。

因此,全剧的情境并不是围绕“两对情侣”而是由奥西诺公爵、奥丽维娅小姐和薇奥拉的三角恋关系而构成,薇奥拉男扮女装这一行动构成了情境中的戏剧性事件。

但不管怎样,别林斯基的评价仍然是中肯的。他说:“这里没有男主人公或者女主人公,在这里,每一个人物都同样地吸引我们”。这种没有特定主人公,没有统领全剧的中心人物的作品,往往是出场人物较多,每个人物的行动线索并列并行。《第十二夜》的创造性在于,其结构不同于传统模式,是对传统戏剧模式的一种突破。传统的结构模式特点,是全剧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主人公,以他的行动来构成情节主线,其他人物的行动构成副线。全剧情节的推进便是主人公与其他人物、情节主线与情节副线的相互关系中推进,走向高潮至结局的。但在《第十二夜》中,奥西诺公爵、奥丽维娅小姐和薇奥拉三人并列为全剧主人公,他们的行动线交替前进,难分主从。

别林斯基将这种特点的戏剧称为“叙事戏剧”,在一定程度上说,造成了理解上的误会。与其用“叙事戏剧”的概念来规定此类作品,不如将其归入一种不同于“集中于主线路”模式的“并列交错式”的结构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