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章太炎
本文作者叶兆言,选入时有改动。
鲁迅应该算是章太炎的弟子,因为他在日本留学时,正经八百地听过太炎先生的课。后来各人走的路不同,志也不同。章太炎死了以后,鲁迅写文章纪念他,首先赞叹的,不是太炎先生的学问,而是他的革命经历。有一段文字棒得让人好眼红,不敢忘记: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章太炎的革命经历,现在许多人怕是已经不知道。其实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中,章太炎是了不得的人物。
然而我敬佩章太炎,不是因为他创建光复会参加同盟会的革命经历。记得上大学时学古文,古文教师几乎言必称章、黄。章是章太炎,黄便是太炎先生的大弟子黄侃。《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是研究国学的人不敢不读的一本书,章太炎是真正的大师。他的学问太大,有成就的弟子遍天下,可是敢称古文大师,没有第二人。
有人问章太炎,他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章太炎笑了笑,说都不是。他的回答让提问者大吃一惊,说自己是医学第一。艺高人胆大,口气也大,这种大话,只有大学问家才会说,才敢说。譬如齐白石先生就称自己诗最好。后来者如我辈不敢妄断是非曲直,只能作为谈资说说而已,章太炎的确懂医,著有《猝病新论》和《霍乱论》。
后来我终于发现,自己喜欢章太炎,更多的,还是喜欢他的名士气。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章太炎曾拟模仿明朝的方孝孺故事,身穿麻衣、手执方杖、痛哭于国门,以此哀悼共和的灭亡。后来经一帮朋友的竭力劝阻,章太炎才打消这念头。这是一场很好看的戏,此事如果当真的话,它的戏剧性绝不亚于摇着折扇、扇柄上坠着金光灿灿的大勋章,堂而皇之跑去见袁大总统。
学问和资历真到了章太炎这份上,狠毒如袁世凯也拿他没办法。于是只好将就着把章太炎软禁起来,这一软禁就是三年,一直到袁世凯病死才恢复自由。要不是因他的学问和资历,怕是早就让袁世凯当蟊贼一般杀掉了。我平时喜欢胡乱看书,每次看到被软禁时的章太炎的一些轶事,便有些激动,忍不住想说给别人听。太炎先生爱喝酒,古来名士都有这毛病。酒能助兴,更能壮胆,囚禁时的章太炎威武不屈,雄风犹在,逢酒则醉,醉了则怒骂,有时干脆在窗壁上遍书“袁贼”二字。这还不过瘾,便在院子里掘树根,挖了一个洞,写无数诅咒袁世凯的纸条,扔进洞里去烧,一边烧,一边大呼“袁贼烧死了”。
当时的军政治法处长陆建章对其相当敬佩。章太炎被移往龙泉寺关押,陆建章亲自骑马在前开道以示恭敬,人们都感到奇怪,没见过如此礼遇一名囚徒。问陆,陆回答说:“他日太炎若能为我草一檄文,则我可少用十万兵马,安得不尊重?”军政治法处长如此,底下当宪兵的自然不敢怠慢。据说章太炎不止一次挥杖驱逐前来保护他的宪兵,结果宪兵不得不换上便服伺候章太炎。
袁世凯的亲信陈宧对章太炎的评价更高,因为章太炎最初见到陈宧时,便说过陈宧这人是第一等人物,然而日后灭亡民国者,必此人无疑。这话传到了陈宧耳朵里,陈因此对章恨之入骨,章太炎后来被囚禁,和陈宧的谗言有极大的关系。太炎先生死后,陈宧常对人追悔说:“太炎殁,世间无真知我陈某者。太炎真知我,我也真知太炎。彼陆建章谓得太炎一篇文字,胜过十万兵马,犹轻视太炎耳;我则谓太炎一语,足定天下之安危也。”袁世凯称帝,最终失败,和陈宧关键时刻的倒戈绝对有关系。关于袁世凯的倒台,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和“二陈汤”恰巧都是中药名,六君子是拥袁称帝的筹安会六个人,二陈汤是陈宧、陈树藩和汤芗铭。二陈和汤的临阵倒戈,敲响了袁氏的丧钟。袁世凯当年接到位于前线的陈宧宣布独立的通电,犹如五雷击顶,没多少时候便送了命。陈宧所以嫉恨章太炎,是因为章太炎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他的野心。
章太炎在世,常被戏称为章疯子,这疯没有任何贬的意思。他被囚时,有人奉袁世凯的命令,送钱给他,他先是一言不发,随后突然站起来,抢过钱往来人的脸上便砸,瞪圆了眼睛大骂“袁奴滚走”。更有趣的是,他曾经书呆子兮兮地忽发奇想,打算从囚禁的地方逃走,托人买好了离京的火车票。同仁知道他出门必被阻止,插翅难逃,便设宴邀他纵饮狂欢。为了拖延时间,有人倡议以“骂袁”为酒令,章太炎大喜,结果酒喝多了,骂袁也骂痛快了,上车的时间也误了。这便是著名的“纵酒骂袁以致误车”。
章太炎绝过食,决心以死来和袁世凯对抗,他终日用大幅纸,或干脆就在墙上大书“死”字。袁世凯早就想杀章太炎,但是害怕遗臭万年,迟迟不敢下手。章太炎真饿死了,也许反而称了袁世凯的心,很多人劝都没用,临了有一个熟悉的朋友去看他,正说到高兴的时候,借口肚子饿了,要回去吃饭。章太炎谈兴正浓,意犹未尽,让朋友就在牢里吃。朋友正色说:“你正为民国存亡绝食,我怎么忍心据案大嚼?”章太炎左右为难,又要继续绝食,又舍不得朋友走,想了一会儿说:“我陪你吃。”于是绝食结束。
章太炎早年在东京讲学时,有十大弟子。十大弟子个个名成功就,如黄侃、鲁迅和钱玄同等。名师高徒,后人想起来,不能不羡慕。
阅读导引
名士气指文人不拘小节的放达习气。名士气表现形式不一,或狂放不羁,或超凡脱俗,或气定神闲,当然有时也夹杂着穷酸与迂腐。名士气不仅能体现文人的才情,更来源于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气质和风度。
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清晰地表达了对章太炎名士气的喜爱之情:“后来我终于发现,自己喜欢章太炎,更多的,还是喜欢他的名士气。”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展现章太炎的名士气?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章太炎的名士气呢?我们该如何概括章太炎的名士气?细读文章,把它归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