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梁桥记

游高梁桥记

本文作者袁宏道。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阅读导引

本文采用白描手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辞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两水夹堤……鳞鬣皆见”写出流水的清澈,“时柳梢新翠”写出了柳树吐绿芽的情景。这种手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却使形象鲜明如画。文章语句短小,用了大量四字句,节奏鲜明,如“精蓝棋置,丹楼珠塔”“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等,朗朗上口,宜读宜赏。

作为游记,从字面上看,重点、焦点、感人之点应在游历过程中,文中虽也概括了树绿、水清、建筑窈窕、山色多变等初春美景,但作者还是把浓墨重彩放在了内心感受和对于乐趣的感觉上,阅读时不妨思考一下作者看到哪些景色,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