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如何让自己的书不白读?
序言:如何让自己的书不白读?
文穴在组织一期共读的时候,有一位小伙伴问了一个问题,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自己看完一本书之后就忘了,这是不是白看了呢?
其实不光是她,所有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这个问题。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看书就像吃饭,时间久了就忘了吃过的饭菜的味道。很多人读完书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忘了书中的人物、内容和情节,甚至连书名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很多人认为这不就等于白看了。
如果你如今依旧抱有这样的观点,那你要小心了,因为这种潜意识会加速你对阅读内容的遗忘,毕竟遗忘是人类的天性。
不过,如果说你想要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更有获得感,那么本专辑的内容或许能帮到你。
首先,我们先抛开读书这件事,来看看我们平时的学习行为。
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在学习财经、管理、外语等知识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学习的。我们是通过一遍遍的默读、记忆以及回顾巩固才勉强把一些概念和知识记在大脑里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记忆能力往往会因为有种种考试或者来自生活的压力而得到增强,这便是所谓的刻意练习。
可能阅读本身容易被打上文艺的标签,所以“刻意”一词会被许多读书爱好者排斥。不过,如果你也排斥“刻意”,你或许就不该强求自己能自然而然地回忆起读过的书的内容。
毕竟在阅读文学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是以看小说的状态去翻阅这些书的。这倒不是说有什么问题,毕竟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但是如果你想要认真精读一本书,或者深度理解一本小说,那么单纯翻看完就可能会导致你“白读”了这本书。当然所谓的“白读”也是指关于书的记忆会被你的大脑放进一个小黑屋里,除非你在生活中再次遇到有关它的知识,不然它就很难再被你想起来。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人在接触新事物的1个小时后,对这个新事物的记忆就只剩下一半了,而在1个月后,原来的记忆就只剩下可怜的20%了。
所以如果单纯以文化消费的方式阅读,那么读完后内容被遗忘才是正常的。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在阅读经典作品时,用的是翻阅式的读法,那么你的收获自然也就有限。
但是很多读者会发现,自己很难一个人用非常严肃的方式去精读一本小说,更别说去研读一本小说,这对习惯学术生活的学生来说其实难度就不小,更不用说那些承担着生活压力,远离学术的职场打工人了。
不过,这里依旧有一个合适的方法去帮助我们掌握文本和知识。
大家应该都听过它的名字,它就是费曼学习法。如果要用一句话说明白这个方法,那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
更具体而言,它有4个步骤,这里我们可以为大家简单做一个拆解。
第一步是封装概念
当你遇到新的知识时,如果知识散乱得像一杯黄土,那么你根本不可能将其拎起来。
所以你得将其打包成一个便于抓取的包裹。要实现这一操作,你就需要框定要学习的知识范畴,或者说了解这本书所涵盖的重要信息,然后以传授为目的,去思考其核心以及延展意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要学习文学理论,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你可能无从下手。但是如果你说要掌握俄国形式主义,那这就会变成一个相对具体的知识模块。对此你就可以在这个范围之内展开学习。
第二步是检验学习
在封装完概念之后,你自己要先进行测验。当你学完之后,你需要测试自己能否可以在不看材料的情况下说明俄国形式主义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有哪些相关的作品,其理论核心观点和论断有哪些。
这个环节就是你查漏补缺的环节,可能关闭资料库或者合上笔记本之后,你发现你处在了“马什么梅”的阶段。所以你需要不断找出被你遗忘的知识拼图,并像备课一样完成知识的巩固。
第三步是简化
在这一阶段,你要做的是将知识内容提纲化,将得到的知识块转化成几个点几条线。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你最好有一段话或者至少一句话来阐述明白,代表人物是哪几个,谁是最重要的,谁是相对次要的。他们分别有哪些代表作,又有哪些核心的观点,他们是用什么论据去支撑自己的观点的。
你可能需要从两页的知识信息中提取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第四步则是传授
在最后一个阶段,你就需要试着把这个知识教授给别人,如果对方能从你的传授中习得了这个概念,而且甚至还能将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别人,那就说明作为最初的传授者一一你,是真的全面地掌握了这个知识。
以上就是一套完整的费曼学习法。
不过,知行合一也是比较难的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费曼学习法,但是真的用这种方式来阅读理论或者研习文学经典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所以除了自我的阅读之外,我还会推荐大家去参与阅读社群和活动。
拿文穴俱乐部自己的线上共读会为例,我们会组成阅读小组,争取在一周时间内大家一起读完一本书,小组成员每晚都被要求打卡输出内容,而如果你选择了发言席,在闭营日那天你还需要准备一段阅读总结来分享你对这本书更为总结性的看法。
而这样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在输出的要求下倒逼自己输入。所以学会在文学同好中总结阅读内容,分享阅读思考,其实也就等于是在阅读过程中应用了费曼学习法。
当然以上都是相对简单且笼统的介绍,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们将更为详细地为大家讲述专业读者的养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