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专业的读者,如何做到系统性地阅读?(中)

02 非文学专业的读者,如何做到系统性地阅读?(中)

第二,阅读时要站在创作者角度思考

先前我也提过,如果你单纯以娱乐的方式阅读,那么你的大脑也会得到暗示,这些内容消费完了不重要了,就好比吃饭的重点是满足食欲而非食物本身。

虽说当下为了鼓励阅读,我们会建议更多人以纯粹的兴趣来指导自己阅读,但是如果你想要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让自己在阅读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显然以较浅的消费模式来阅读并不适合你。

你需要更严肃地去对待阅读这件事,这就好比电竞选手对待自己的每局游戏一样。

首先你需要注意文本细节以及作者的语言,在阅读书籍时,这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书籍的意义和作者想要实现的读者体验。比如作者调用人物时所用的语言,阐述旁白时的描绘,以及所使用的比喻、隐喻乃至象征,这些都是普通读者容易忽视的,倘若你能捕捉到这些内容并将其一一解码,那么你将会对眼下这部作品有新的认知。

此外,你需要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整个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而不是简单地陷入整个情节中。

通常了解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但更关键的一点是,如果你能够和作者一样站在上帝视角,那么作者一旦在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有突破性的思考,你也能有所察觉,这一点尤其关键。

显然,如果你能把创作文本的作者当做有温度的人,而不是经典制造机,那么你就能更容易对作者的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

第三,为作品和作者建档

这一点可能大多数人会忽略,很多人会特别排斥系统化的构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会让自己的阅读成为一项工作,确实如此。但事实是,如果你不愿意认真对待阅读,那么自然阅读也不会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所以在这里,我会特别建议你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当然在开始之前,你应该先准备一个系统框架,以便像集邮一样,把这些读完的作品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你可以用一些软件工具来帮助你实现这一目的,无论是Notion知识库,还是Goodnotes笔记本,体系化的阅读是对抗“低获得感”的关键。

看着自己体系里面的作品一点点多起来,读者的成就感也会慢慢积累起来。并且倘若你的体系分得比较细致且清晰,比如你拿国别和年代作区分,然后建立起自己的阅读体系,那么在阅读不少书后,只要说起十八世纪英国作家,你就能从体系里找出相关的资料来,做一番带有自己记忆的独特阐述。

当然建立体系的关键在于将这套你人工做的内容体系记忆到你的大脑中,方便你随时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