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为专业的读者,读书时这3条原则不能忘!

10 想要成为专业的读者,读书时这3条原则不能忘!

我先前就聊过,文科专业的学生通常把阅读当作自己的内功。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去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比普通读者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洞见。

所以,在进行专业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反复给自己强调一点,那就是必须对阅读有所规划,千万不能单纯地消费故事或作者叙事出来的文本。

正如阿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那样,我们需要更主动地与书展开交互,而不是被动地被告知作者想表达的信息。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训练之后,我基于一些传授阅读方法的书籍以及个人经验总结了3点非常重要的原则,可以帮助大家更有效地推进阅读,或许它们不定是完全适合你的,但是我希望它们能对你有所启发:

第一,不要盲目地开始阅读一本书

许多人在阅读时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简单地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读,或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介绍一本有趣的书就开始读。

大部分人的阅读纯粹是为了消费故事或者学习知识,当然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可是对于专业读者来说,阅读可能是你工作的一部分,甚至是你安身立命的核心能力。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阅读就是为了知识的积累或者日后的思考和输出,你的阅读旨在未来可以为社会贡献价值。所以为了让你的阅读更具效益,不要没有目的地拿起一本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读完很容易忘记这本书讲了什么,特别是一些颇具实验性的后现代小说作品。

要始终明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这一本书。是为了学习新技能?获得特定主题的见解?或是为了了解作者的叙事方式?又或是试图探究书中所阐述故事的时代历史背景。

在开始阅读之前,务必花时间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并为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设定清晰阅读计划。相信我,一旦你这样做了,在阅读中你将更加专注和投入,从而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阅读时务必做笔记

阿德勒在自己的读书指南中强调,大家在阅读一本书前要纵观整本书。就和开车看地图一样,你一定要对整本书的框架有大致的了解,只有在这样,你才能在阅读每块内容时,更有效地把了解到的内容填充到各个板块中,从而建立起了对书系统的认知和理解,而不是像盲人摸象一样,看一段是一段。

不过在这里,我想补充的是,在了解整本书的框架时,你同样也要做笔记,思考这本书、这章节、这个片段讲了什么内容,从而从宏观到微观去理解文本和作者观点,特别是在阅读理论家的一些学术著作,比如福柯的《监狱的诞生》《疯癫与文明》等。你还可以思考以下几点: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的核心论点和论据又是什么?有哪些社会证据能证明作者的观点?有哪些学者在反对作者?他们的论点和论据又是什么?

当然这些都只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例句,关键是你需要带着一些问题进入阅读状态。

记住,你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你需要一边记录总结作者的思考和观点,同时你也需要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而进行创造。我的研究生专业是比较文学,所以我会一直训练自己,确保自己在阅读中及时做对比,比如在读完一本理论书后,我会去思考同类的作家说了什么,他们是怎么阐述类似观点的,或者他们是否提出了一些反对的观点,他们的论点和论据又是什么,他们的论述方法又是否符合逻辑。记住,以上这些都必须在你阅读时记录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记住其中的核心观点,继而帮助你后续反思其关键主题和作者想法。

你可以尝试康奈尔笔记法,或者其他你觉得有效的笔记方法,从简单地强调关键段落到创建详细的摘要或思维导图。

你甚至可以独创一套阅读笔记系统,从而找到最适合你的阅读笔记方式,关键是你需要养成每次阅读都要做笔记的习惯,这样,你的阅读就不至于成为日常消遣。

第三,在每次阅读完成后,务必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

最后就是复盘的阶段。很多人在一本书读完之后,看着自己读完的书上有很多笔记,就心满意足地合上书将其束之高阁了。事实上这些人漏掉了阅读的最后一步:归纳总结和反思。

下次试着读完一本书后,立刻回忆一下书中的内容。然后等过一天再试试,你会发现人的记忆力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强大。所以这会导致你的很多阅读都是无效的。所谓温故而知新,读完之后你可以把先前的笔记以及观点汇总归纳和思考一下,或许你会有很多新的看法。这将有助于你巩固对文本和内容的理解,从而让这些学到的内容可以运用到你的文字工作或者业务中。你还可以试着写一条简短的内容总结,当然更好地是试着去评价作者的观点或者叙述方式,试着从专业且客观地角度去做一些评议,并继续建构你的论点和论据。

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把阅读到的文本变成你自己的知识。以上就是我认为比较关键的阅读原则。总之,成为一名专业读者肯定相对于一般的读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同样你会比普通读者获得更多知识。通过有目的地阅读每本书,阅读时做笔记,并在每次阅读完成后回顾文本输出自己完整的思考,你可以将阅读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并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读者,甚至以此为生。